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其二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

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沈。

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起联进一步申述必须休官的理由;颔联从议论转入写景;颈联向盖、郭两人提出休官后应取的态度;结联说盖、郭两人饱尝世味,该有遁归佛门的出世之思。全诗流露对新党不满的感情。两首诗前六句都用对偶,以之叙事、写景、说理,工整灵活;句与联之间的转变、伸展和跳跃,显示了黄庭坚盘旋挺拔的笔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1)不受一尘侵。

世间万象都历经了千变万化,但是你们的内心一直纯净如初。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

春天,白天时闲来无事,就悠闲地听那枝头紫燕与黄鹂的歌声,心情十分愉悦。

付与儿孙知伏腊(2),听教鱼鸟逐飞沈(3)

你们大可把祭祀这些事交由儿孙们去做,你们就去看看天上的鸟儿与水中的游鱼,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吧!

黄公垆(4)下曾知味,定是逃禅(5)少林(6)

历经过世道变迁与人生况味的你们,是不是有了遁入佛门的想法了呢?

注释

(1)心源:佛教以心为万法(物)之源。神秀《观心论》:“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2)伏腊:指伏祭和腊祭,泛指祭祀节日。

(3)飞沈:高飞浮沉。沈,同“沉”。

(4)黄公垆:黄公卖酒的地方。《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戎)乘轺车经黄公(卖酒老人)酒垆,顾谓后车客:‘吾与阮嗣宗(籍)、嵇叔夜(康)共饮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5)逃禅:逃避世俗的纷扰而入禅修行。

(6)少林:寺名,在少室山,禅宗祖庭。

创作背景

这组诗见史容注解的《山谷诗外集》,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黄庭坚三十五岁,仍在北京(今河北大名)任国子监教授。盖、郭两位郎中,姓名不详;原注称郭为“郭丈”,年长于黄庭坚。神宗“熙宁变法”,至此已历十二年,欧阳修、苏轼皆贬谪在外;新党中也发生矛盾,自相斗争,王安石两度罢相,吕惠卿代起,这时吕也罢相,蔡确任参知政事。而黄庭坚受知于苏轼。组诗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拼音版

yùngàilángzhōngguōlángzhōngxiūguānèrshǒu··èr

shìtàigèngqiānbiànjǐnxīnyuánshòuchénqīn

qīngchūnbáigōngshìyànhuánghǎoyīn

érsūnzhītīngjiàoniǎozhúfēishěn

huánggōngxiàcéngzhīwèidìngshìtáochánshǎolín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