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北征》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在哀怨的笛声中传递出深沉悲凉的征人思乡情。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含蕴不尽的抒情特色。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1)行路难(2)。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碛(3)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4)月中(5)看。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1)偏吹:一作“遍吹”。
(2)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3)碛: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4)回首:一作“回向”。
(5)月中:一作“月明”。
《从军北征》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空余衰飒之气的遗憾,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著成《从军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