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下贤

杜牧 〔唐代〕 杜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沈下贤》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追思中唐著名文人沈亚之(字下贤)的诗作。首句以空灵夭娇之笔咏叹而起,一个“清”字道出沈亚之文辞的轻迥拔俗,也写出其清逸飞灵的人格。次句中诗人寻其旧居不着,惟有青苔杂草,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末两句是说诗人的梦魂竟在一天晚上来到了小敷山下,在梦境中浮现的是那鸣声淙淙的一脉清流和洁白澄明的一弯素月。此诗凭吊了沈亚之高洁的诗格和人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斯人(2)清唱(3)何人(4)草径(5)苔芜(6)不可寻(7)

沈下贤所唱的诗,谁能够和得上?他旧居已是杂草满路青苔遍地形迹难寻了。

一夕小敷山(8)下梦,水如环佩(9)月如襟(10)

我在他家乡小敷山下一夜的梦境里,听到溪水如佩环琤琮,看到月光如同他襟怀高洁。

注释

(1)沈下贤: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元和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后贬为南康尉。是著名文学家,工诗善文,尤长于传奇小说。

(2)斯人:这人,指沈下贤。

(3)清唱:指作诗。

(4)和:指和诗。

(5)草径:杂草丛生的小路。

(6)苔芜:青苔遍地。

(7)不可寻:找不到,指沈下贤旧居遗迹。

(8)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贤旧居所在地。

(9)水如环佩:形容小敷山下河水之声如同妇女所饰环佩一样琤琮作响。

(10)月如襟:指月光清明如同沈下贤的襟怀一样高洁。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作者杜牧任湖州刺史,在经过沈下贤曾居住过的小敷山时有感而作此诗。沈亚之善作传奇小说。他写的传奇,幽缈顽艳,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在当时别具一格。李贺、杜牧、李商隐对他都很推重。故诗人杜牧作此诗以表达他对沈下贤的仰慕。

拼音版

shěnxiàxián

rénqīngchàngréncǎojìngtáixún

xiǎoshānxiàmèngshuǐhuánpèiyuèjīn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