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作》是明朝诗人徐祯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武昌洞庭之秋景,烘托一种凄清寂寥的气氛,从而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思念家乡之情与倦于漂泊之意。全诗古澹拙朴,气韵高浑,别具一格。
洞庭(2)叶未下,潇湘(3)秋欲生。
洞庭湖畔树叶还没有掉落,潇湘一带秋天正要来临。
高斋(4)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高敞的书斋,今夜风雨飘摇,孤独地躺卧在武昌城中。
重以桑梓(5)念,凄其(6)江汉(7)情。
对故乡的思念重又萦绕心头,身处江汉不由产生凄凉之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8)?
不知高飞天外的鸿雁,为什么事情乐于远途跋涉,高飞天外呢?
(1)武昌:今湖北省会武汉市武昌镇。
(2)洞庭:湖名,在湖南之北,长江南岸。
(3)潇湘:湖南省二水名。
(4)高斋:高敞的书斋。
(5)桑梓:《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梓二木,故后人用以喻家乡。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
(6)凄其:寒冷的样子。
(7)江汉:汉水流至湖北省汉口入长江,故称江汉,武昌在汉口对岸。
(8)长征:长途跋涉。
作者在壮年时曾远离桑梓、流寓江湘,而这首五律,正是写于秋肃将临、诗人客居武昌的时候。秋天的肃杀凄凉,让作者更生思乡之情,于是有感而发,写下《在武昌作》这首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