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由

苏轼 〔宋代〕 苏轼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戏子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开篇六句写宛丘先生(即苏轼弟弟苏辙)学舍低陋,生活清苦。接着十句,承接上文的“先生不愧旁人羞”,称赞苏辙。再接十句自嘲,处处与上文被戏者苏辙的情况相对照。最后四句充分发泄对达官贵人的鄙视愤懑之情。全诗运用对比手法,貌似戏谑却深沉,是用喜剧的手法谱写悲愤之曲,显示了苏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宛丘(2)先生长如丘,宛丘(2)学舍小如舟。

宛丘先生的身高如山,学舍却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3)

平常只能低头诵读诗书,偶尔伸个懒腰头就能撞到屋顶。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学舍简陋得避不了风雨,子由毫不在意,旁人却感到羞惭。

任从饱死笑方朔(4),肯为雨立求秦优(5)

他任由饱死的侏儒们耻笑,岂肯为免受雨淋而求人哀怜。

眼前勃溪(6)何足道,处置六凿(7)须天游。

居处狭小难免家人争吵,不必介意,重要的是善于处置襟怀情绪,能优游于物外。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8)

有些人读书虽多但不懂法律,没有本领致君于尧舜。

劝农(9)冠盖(10)如云(11)送老(12)(13)盐甘似蜜。

朝廷派往各地督察农田、水利、赋税的官吏纷纷不断,子由对学官生活的清苦自甘如饴。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他不介意眼前众多的名利纷争,头虽长低,志气却一直高昂。

余杭(14)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15)

我在杭州做官没什么功劳可言,但居所却是宽敞豪华。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屋檐挨着屋檐听不见下雨,屋多人少总感觉冷风飕飕。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16)

朝廷的新政盐法推行太急,我都无法面对这些贫困的农民,鞭打他们更加让我觉得无地自容。

道逢阳虎(17)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18)

朝廷派来的监司官员好似阳虎,我不喜欢这些人,却又不敢与他们争议。

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虽然坐了高位却对不住百姓,连气节都没有了。

文章小技安足程(20),先生别驾旧齐名。

我和你的文章虽有声名,但这些有什么用呢。

如今衰老(21)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如今都衰老了成了无用之人,只能任人评论。

注释

(1)子由:即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

(2)宛丘:陈州的别称。因为苏辙任陈州州学教授,所以戏称“宛丘先生”。这两句言人长屋小,是夸张的说法。

(3)屋打头:形容学舍不仅小,而且陋。

(4)方朔:汉时人。《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对武帝说:“侏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栗、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饿欲死。”东方朔这番话,是说身长九尺余的大个子不能和身长仅三尺余的小人同样待遇。

(5)秦优:指秦始皇的歌童名叫旃的,是个侏儒。有一次,秦始皇在殿上摆酒宴,天下着雨,陛楯郎(殿前执楯的卫士)都被淋着,优旃怜悯他们,跟他们说好:等一会我呼唤,你们应诺,我便有办法让你们休息。“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楯者半相代”(《史记·滑稽列传》)。

(6)勃溪:争吵。

(7)六凿:即六情:喜、怒、哀乐、爱、恶。《庄子·外物》:“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

(8)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两句诗是反语,剌当时朝廷重法轻儒。杜甫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苏轼亦未尝没有此志,不过以为法律不足以致君尧舜。律:指法律;术:谓治术。

(9)劝农:指朝廷派遣到各地视察农田、水利、赋税、劳役的官吏。“冠盖如云”语出《汉书》。

(10)冠盖:官帽、车盖之类,原是官吏们的服用;以后便借此来指官吏。

(11)如云:言其盛多。

(12)送老:犹如说养老。

(13)齑:指腌菜,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极言学官生活之清苦。作者说“甘似蜜”,实有所剌,《乌台诗案》说“讥讽朝廷新差提举官所至苛细生事,发摘官吏,惟学官无吏责,辙为学官,故有是句”。

(14)余杭:即杭州。作者这时任杭州通判,故自称“余杭别驾”。

(15)画堂五丈容旗旄:此句言自己所居处富丽、宽大,仪仗盛陈,与“宛丘学舍小如舟”对照。以下诸句自嘲,亦处处与所戏者情况对照,一直到“气节消缩今无几”之对照“头虽长低气不屈”。旗旄(máo):亦作“旂旄”。犛牛尾于杆首的旌旗,军将所建。

(16)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这两句是倒置的,意谓对贫困的人用刑,是平生所耻的事,却不以为羞。疲氓:指贫困的百姓。鞭箠(chuí):两者都是刑具,这里泛指用刑。箠,短木棍,用棍子打,杖刑。

(17)阳虎:即阳货,与孔子同时人,孔子所鄙视而不愿意与之见面的人。苏轼在这里实有所指,据《乌台诗案》,是说张靓、俞希旦——他们正作监司官,苏轼最不喜欢的人。

(18)诺唯:有时也作“唯诺”,都是应辞,只说“是、是”而不表示见。

(19)伎:同“妓”。扬雄说过:诗赋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杜甫诗:“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

(20)安足程:何足算,算得什么。程,计算。

(21)衰老:愤慨语,这时作者三十六岁,他的弟弟三十三岁,正当壮年。

创作背景

这首《戏子由》诗,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底在杭州所作。当时作者任杭州通判,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任陈州(别名“宛丘”)学官(州学教授),作者作此诗以戏之。

拼音版

ziyóu

wǎnqiūxiānshēngzhǎngqiūwǎnqiūxuéshěxiǎozhōu

chángshítóusòngjīngshǐránqiànshēntóu

xiéfēngchuīwéizhùmiànxiānshēngkuìpángrénxiū

rèncóngbǎoxiàofāngshuòkěnwèiqiúqínyōu

yǎnqiándàochùzhìliùzáotiānyóu

shūwànjuǎnzhìjūnyáoshùnzhīshù

quànnóngguāngàinàoyúnsònglǎoyángānshì

ménqiánwànshìguàyǎntóusuīzhǎng

hángbiéjiàgōngláohuàtángzhàngróngmáo

zhònglóukuàkōngshēngyuǎnduōrénshǎofēngsāosāo

píngshēngsuǒcánjīnchǐzuòduìmánggèngbiānchuí

dàoféngyángyánxīnzhīfēikǒunuòwéi

gāowàngxiàzhēnjiéxiāosuōjīn

wénzhāngxiǎoānchéngxiānshēngbiéjiàjiùmíng

jīnshuāilǎoyòngshírénfēnzhòngqīng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