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东湖新竹》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联写种竹时的情景和水中竹的清影;颔联描写了秋风中和烈日下的竹林,反衬了竹的清阴;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成长特征;尾联抒发了诗人对竹林的爱慕和神往,表明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渴求。全诗无一“竹”字,但又字字关情。
插棘编篱(1)谨护持, 养成寒碧(2)映涟漪。
用荆棘编排成篱笆,小心地保护新竹。新竹长成后,苍翠的竹叶与绿波互相映照,显得格外清幽。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秋风乍起,竹枝摇曳,给人送来阵阵清凉;烈日当空,竹荫遮蔽,使人不觉酷暑之热。
解箨(4)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5)。
竹笋外壳剥落时,发出簌簌声响,逐渐伸展的叶子越来越繁茂。
官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6)仍教到处随。
退官闲暇之后,我会经常光顾此地,随身携带竹枕竹席以便休息。
(1)插棘编篱:插上荆棘,编成篱笆。插棘:原作“插槿”。
(2)寒碧:此指青翠的竹子。
(3)沦漪:即涟漪,水面的细波纹。
(4)解箨:脱除笋壳。
(5)离离:繁茂貌。
(6)枕簟:枕头和竹席。
《东湖新竹》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初夏,诗人50岁,在蜀州通判任上。诗人在偷闲时分,寻访竹林,闲中赋竹,借竹寄情,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