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雨后荒园

段克己 〔金代〕 段克己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江红·雨后荒园》是金末元初诗人段克己所写的一首词。通观全篇,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花与人浑然一体,叫人无法辩认,也无须辩认,写得含蓄蕴藉,一往情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1)无射(2)。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3)鲜质。盈把(4)足娱陶令意,夕餐(5)谁似三闾(6)洁?到而今、狼藉(7)委苍苔,无人惜。

雨后的花园,花朵都掉完了。疏散的篱下只有菊花还没有掉落,还是那么的鲜艳。掇取一把菊花足够娱乐,谁还可以像屈原那样用菊花做晚餐呢。到现在狼藉不堪鲜花掉落没有人去怜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8)。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9)凉风吹(10)急,(10)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11)芳丛(12),歌还泣。

堂上的客人都以及须发皆白。都没有说话怀念着过去。重阳佳节过去只剩下了恨,飒飒的凉风吹的你慌乱不堪,你应该很难生活了吧。在风下多次闻吸花丛,放佛可以听到菊花在独自哭泣。

注释

(1)律:原为定音的仪器,后指古乐的十二调。

(2)无射:亦作亡射,十二律中的阳律之一;古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秋九月律应无射。

(3)英英:鲜艳貌。

(4)盈把:掇取一把。

(5)夕餐: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故云。

(6)三闾:指屈原。他曾为三闾大夫。

(7)狼藉:亦为狼籍,乱散不堪状。狼藉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

(8)畴昔:往昔。

(9)飒飒:风声。

(10)汝:你。

(11)三嗅:多次闻吸。“三”言其多。

(12)芳丛:花丛。

创作背景

金朝灭亡之后,词人誓不投降元朝,坚守归隐之志,于是寄情于晚菊秋水,《满江红·雨后荒园》这首词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拼音版

mǎnjiānghóng··hòuhuāngyuán

hòuhuāngyuánqúnhuìjǐncánshèshūxiàhuānéngbǎoyīngyīngxiānzhìyíngtáolìngcānshuíshìsānjiédàoérjīnlángwěicāngtáirén

tángshàngkōngbáidōuhuái怀chóuhènyīnxúnguòlezhòngyángjiājiéliángfēngchuīshēnyīngnánmánlínfēngsānxiùràofāngcónghái

作者简介

段克己

段克己

金代文学家

段克己(1196—1254),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