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苏轼 〔宋代〕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贺新郎·夏景》一般指《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闺情,表现女子孤独、抑郁的情怀,为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上阕写静谧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凉入睡,又被风吹竹声惊醒;下阕写伊人观赏石榴花,惜花怜人,情丝缱绻,对花落泪,相思断肠。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怀,描写细致,形象生动,言尽意远,韵味无穷。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乳燕飞(2)华屋,悄无人、桐阴(3)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4)团扇(5)扇手一时(6)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7)。帘外谁来推绣户?(8)教人、梦断瑶台曲(9)。又却是、风敲竹(10)

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四下无人,梧桐阴儿转过了正午。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枕睡得香熟。此时不知是谁在推响彩绣的门户?空叫人惊醒了瑶台好梦。侧耳听却原来是阵阵风在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11),待浮花浪蕊(12)都尽,伴君幽独(13)秾艳(14)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15)。又恐被、秋风惊绿(16)。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17)

石榴花半开像红巾叠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又恐怕被那西风吹落只剩叶绿。来日如等到美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那时节泪珠儿和花瓣,都会一同洒落,声簌簌。

注释

(1)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乳燕飞”“貂裘换酒”。传世作品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

(2)乳燕飞:乳燕:雏燕儿。飞: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3)桐阴:梧桐树阴。

(4)生绡:未漂煮过的生织物,这里指丝绢。

(5)团扇:汉班婕妤《团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常以喻指佳人薄命失宠。

(6)扇手一时:扇手:白团扇与素手。一时:一并,一齐。

(7)清熟:谓睡眠安稳沉酣。

(8)枉:空,白白地。

(9)瑶台曲: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曲:形容处所幽深的样子。

(10)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11)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蹙,皱。

(12)浮花浪蕊:指轻浮斗艳而早谢的桃、李、杏花等。唐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13)幽独:默然独守。

(14)秾艳:色彩艳丽。

(15)千重似束:形容石榴花瓣重叠,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16)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17)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创作背景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前人异说纷纭。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说《贺新郎》是苏轼在杭州万顷寺作,因寺中有榴花树,且是日有歌者昼寝,故有”石榴半吐“”孤眠清熟“之语。

拼音版

xīnláng··yànfēihuá

yànfēihuáqiāoréntóngyīnzhuǎnwǎnliángxīnshǒunòngshēngxiāobáituánshànshànshǒushíshìjiànkùnmiánqīngshúliánwàishuíláituīxiùwǎngjiàorénmèngduànyáotáiyòuquèshìfēngqiāozhú

shíliúbànhóngjīndàihuālàngruǐdōujǐnbànjūnyōunóngyànzhīkànfāngxīnqiānzhòngshìshùyòukǒngbèiqiūfēngjīng绿ruòdàijūnláixiànghuāqiánduìjiǔrěnchùgòngfěnlèiliǎng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