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创作的词作,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这首词上半部分王国维实写自己失眠的状态。下半部分王国维述说失眠的原因和苦恼。这是王国维自己写这首词原由的自述。其中既有慨叹又有忧伤,既是自述又是自嘲,感情和用意深婉而悲哀,颇耐读者品味。这首词整体来说,王国维采用述事的写作手法,基本上都是实写,与他的其它词作虚实相结合的艺术特点不同,艺术上完全是实写,直白的表达个人情感。
夜永衾寒(2)梦不成,当轩(3)减尽半天星,带霜宫阙(4)日初升。
长夜漫漫,独拥寒衾,不能成梦。看着小轩前半天的星星也逐渐黯淡消失。在那带霜的宫阙上升起了朝阳。
客里(5)欢娱和睡减(6),年来哀乐(7)与词增,更缘(8)何物遣孤灯(9)。
在客中的欢娱正连同睡眠时间不断减少,年来的哀乐之情也随着写词的数量日益增添。如今还有什么能排遣独对孤灯时的愁绪呢?
(1)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夜永衾寒:夜长被冷。
(3)当轩:正对窗前。
(4)宫阙:即宫殿。
(5)客里:旅居他乡之时。
(6)和睡减:与睡眠一同减少。
(7)哀乐:此谓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感情对内心造成的触动。
(8)缘:凭借。
(9)遣孤灯:谓热电厂遣孤灯下的寂寞。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段时间,王国维先是在南通、苏州、南京,后来又到了北京,大半时间作客在他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天,王国维有感又冷又寂寞,于是填写《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此词,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发表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