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青山缺处是孤城,倒悬浸明湖。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
《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创作的词作,王国维在上半阕主要实写景色:孤城、明湖、千帆、旌旗、宫阙、桨声、灯火,无不揭示苏州的繁华与壮丽。下半阕由写景转而抒情,爆竹、邻家笙歌、街上人山人海,自己无处可去只有找人喝酒,更显作者的落寞和孤独。这首词的写作手法通过今昔对比,既写过年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直青山缺处(2)是孤城,倒悬(3)浸明湖。森(4)千帆影里,参差(5)宫阙(6),风展旌旟(7)。向晚(8)棹声(9)渐急,萧瑟(10)杂菰蒲。列炬(11)严城(12)去,灯火千衢(13)。
高高的青山口处有一座高城,它的倒影印在明湖中。像森林一样的帆船影里,高高低低的宫殿,风吹开旗帜。在斜阳中桨声越来越急,风吹动着菰蒲发出沙沙的声响。城头上排列着火把,灯火照亮了街道。
不道(14)繁华如许(15),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16)。叹沉沉(17)人海,不与慰羁孤(18)。剩终朝(19)襟裾(20)相对,纵委蛇(21),人已厌狂疏(22)。呼灯且觅朱家(23)去,痛饮屠苏(24)。
不知道这里有如此繁华,又听见千家万户的爆竹声音,隔着院子能听到别人家的笙和竽吹奏的声音。一层层的人山人海令人叹为观止,但又难以慰藉旅途的孤独。大家正襟危坐,相对行礼,纵使有虚与委蛇,人们厌恶了疏狂。点上灯去找一个像侠客一样的人,大家痛饮一杯屠苏酒。
(1)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2)直青山缺处:正对青山缺口的地方。
(3)倒悬:指水中倒影。
(4)森:众盛貌。
(5)参差:不齐整。
(6)宫阙:宫殿。
(7)旌旟:旗帜。
(8)向晚:傍晚。
(9)棹声:摇桨声。
(10)萧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11)列炬:排列火炬。
(12)严城:管理严格的城池。
(13)千衢:城里的街道。
(14)不道:没想到。
(15)如许:像这样。
(16)笙竽:笙和竽两种乐器。
(17)沉沉:水深。
(18)羁孤:羁旅孤独的人。
(19)终朝:整天。
(20)襟裾:这里指衣服。
(21)委蛇:随顺。
(22)狂疏:狂放不羁。
(23)朱家:汉初有名的侠士。
(24)屠苏:药酒名。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国维在风光秀丽的苏州城中迎来了新的春天,在千家万户的爆竹声中,他依然感到痛苦和孤独,春天,已不再属于他了,除了举杯痛饮之外,有什么能羁慰中年的羁愁,作者写这首词记录了这件事。后来,作者又作了不少修改,但修改之处亦不一定都强于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