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将过金陵

龚鼎孳 〔清代〕 龚鼎孳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

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上巳将过金陵》是清代诗人龚鼎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陈后主和晋伐吴的历史典故,故而引起诗人亡国的倚槛春愁。后两句点题“上巳”,并写大好江山千古长存,六代王朝都一去不复返,以表达亡国之痛。这首诗才气飘逸,苍秀蕴藉,绵邈哀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倚槛春愁玉树(2)飘,空江铁锁(3)野烟销。

倚靠着栏杆,听着陈后主制作的《玉树后庭花》的亡国之音,晋伐吴的大战场景以烟消云散。

兴怀何限兰亭(4)感,流水青山送六朝(5)

心里怀着无线的亡国之感,但是大好江山依然千古长存,而六代王朝已一去不复返了。

注释

(1)上巳:古代以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旧俗此日在水边洗涤污垢,祭祀祖先,称“修禊”。

(2)玉树:六朝时陈后主建都金陵,沉迷声色,不理政事,曾作《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时人以为亡国之音。

(3)空江铁锁: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吴以铁链锁江截之。王浚作大筏,用火炬烧毁铁锁,战船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降,吴亡。

(4)兰亭:在今浙江绍兴。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谢安等四十一人于三日在此集会“修禊”。

(5)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创作背景

金陵,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隋唐以后,政治中心往北转移,自刘禹锡《石头城》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起,金陵几乎成了咏史怀古的一个专题。《上巳将过金陵》这首诗是作者于阴历三月三日过金陵,触景生情,创作的一首诗。是为抒写作者的幽怨暗恨,兴亡之感,但不止于吊古,更有伤今的寓意在。

拼音版

shàngjiāngguòjīnlíng

kǎnchūnchóushùpiāokōngjiāngtiěsuǒyānxiāo

xìnghuái怀xiànlántínggǎnliúshuǐqīngshānsòngliùcháo

作者简介

龚鼎孳

龚鼎孳

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代进士,曾任兵科给事中。清军入关,龚鼎孳再仕于清朝。曾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其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明末清初诗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当时有人以其诗置钱谦益、吴伟业之后,辑为《江左三家诗选》。著有《定山堂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