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创作的一首写景诗,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全诗构思婉曲,布局巧妙,笔触轻快,情韵悠长,对《桃花源记》的意境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隐隐飞桥(1)隔野烟,石矶(2)西畔问渔船(3)。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尽日(4)随流水,洞(5)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1)飞桥:高桥。
(2)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
(3)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4)尽日:整天,整日。
(5)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桃花溪》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与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颇有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