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王维 〔唐代〕 王维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第一首诗描绘的是张諲的隐居生活,及诗人从中触及到的感悟与体会。第二首诗赞赏张五弟的才情,以及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之安逸。第三首诗则是描绘的好友张諲的山水田园生活,设置陷阱捕猎兔子,溪边垂钓。全诗通过朴素而细腻的勾勒,将张諲闲适自在的生活清晰而生动地描绘出来,文笔生动,塑造人物形象个性尤为突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吾弟东山(1)时,心尚(2)一何远。

兄弟你隐居山林的时候,襟怀抱负是多么远大。

日高犹自卧,钟动(3)始能饭。

太阳高悬之时仍然自顾自地睡觉,到响起中午斋饭钟声的时候才吃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衣领之上的头发没有梳,床头的书也没有收拾。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4)

兴致悠然地伴随着清澈的流水,空旷的森林对着托病不出的你。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青苔细膩地长在洁净的石头上,松下生长着软绵纤细的青草。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5)

窗外的鸟儿悠闲地啼鸣,阶梯前老虎也与人亲善。

徒然(6)万象(7)多,澹尔(8)太虚(9)缅。

世间万象虽多但只是徒然,清净无为的深玄之理渺茫难知。

一知与物平(10),自顾为人浅。

刚知道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回顾自己觉得为人还很浅薄。

对君忽自得,浮念(11)不烦遣。

和你相对忽然自己有了心得体会,虚妄之念不劳烦特意遣发就已经没了。

注释

(1)东山:东晋谢安隐居处。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2)心尚:心志、襟怀。

(3)钟动:指斋钟响动。斋钟是寺庙内报斋时的大钟,响三十六下。佛教戒律规定“过午不食”,正午过后不吃饭,所以一般会在日中进食斋饭。

(4)偃蹇:犹安卧。偃,休息卧着不做事。蹇,脚不能做事。诗中托病高卧不理朝廷事物之意。

(5)虎心善:指老虎也与人亲善不害人。

(6)徒然:仅仅如此。

(7)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8)澹尔:恬静无为能。

(9)太虚:道的深幽玄远之理。

(10)与物平:指与物齐一,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11)浮念:虚妄之念。

创作背景

张諲,在家里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这首诗下有题注:“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当时王维隐居终南山,信笔写成这组平淡自然的诗歌。

文学赏析

自古才子多倜傥,他们恃才而傲物,洒脱而不拘小节。张諲的才子风度尤为突出,和他长年同处的王维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用三首诗分别从三个侧面再现了张趣的生活场景,并以此为背景表现张趣的性格特征。

第一首诗,王维描写张諲隐居生活的日常状态,借以表现他不拘形容、自适自安、淡泊自处的个性。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这六句诗,王维集中刻画兄弟张趣隐居东山时“懒散”的生活状态,突出一个“懒”字。张诬首先懒于应对俗世之人,偏居东山,清心淡欲。日常起居,先是晚起,睡到自然醒,日上三竿了依旧怡然自得地躺着,直到正午的钟声鸣起,方才开始起床;其次是不梳洗,起床后就直接吃饭,发髻不梳,脸手不洗,头天晚上翻看的书籍还散乱着摊在床上,完全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懒人形象。诗人对兄弟张諲的这般形象是褒是贬,读者揣此悬想,期待后文。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这八句诗,王维借助于描写自然之景表现隐士张諲的心灵世界。屋前清溪潺潺,悠悠逸兴对溪水远流,空寂幽然的林子里觅得一片空地安卧,任思绪随清溪流水的声音流向远方。原来外形的放荡不羁只不过是个形式,张趣的内心世界如此悠远静谧:青翠油亮的苔藓簇生于石上,轻细柔嫩的小草遍生于松树下;松间苔草,似乎暗示的是张趣的清洁精神;窗外鸟鸣声轻淡悠然,就连阶前倚卧的石虎也隐去了王者的霸气,面呈慈善之色。鸟声“闲”、虎心“善”,意象奇诡,似乎暗示张趣的仁善内心。置身此境的张趣,持一颗宁静淡泊之心,哪怕世间万象纷繁复杂,终究也奈何不了他,他依旧能够在这清洁宁静的世界里自适自安。朴素而细腻的勾勒,将张趣闲适自在的生活清晰而生动地描绘出来。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结篇这四句诗,诗人通过自我与张趣对比,表达对张涎悟道之深的感慨。王维说五弟已经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反观自己,认识肤浅,远比不上张五弟。王维又进一步慨叹:面对张惩,他也顿悟出一些道理,所谓浮世杂念,经南一颗淡泊自适之心,或许就可以自行消解。诗人通过写张諲对自身的影响,侧面表现张藉的道行非同一般,用笔虽淡,着意却深。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