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晏几道 〔宋代〕 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言在颖昌三年,与诸友好淡水之交,深秋时节将别,连日来沉浸在离情别绪之中。过片承上片首二句是写临别酒实上的情景,结二句说明此行去处乃九重之京城,有云鸿相约,却是烟雾弥漫,前途茫茫,意甚悲凉。这首词语句醇雅,感情真挚,场面安排别见匠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淡水(2)三年欢意,危弦(3)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4)

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古今同慨,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梦见曾经的场面。

渌酒(5)(6)前清泪,阳关叠(7)里离声。少陵(8)诗思旧才名。云鸿(9)相约处,烟雾九重(10)城。

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注释

(1)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淡水:淡水之交的省称,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友情。

(3)危弦:急弦。乐器之弦紧,则其音高亢。

(4)短长亭:古时设在大道旁边的驿亭,供行人休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故曰短长亭。

(5)渌酒:美酒。渌,同“酥”。

(6)尊:“樽”,酒杯。

(7)阳关叠: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

(8)少陵:诗人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此处为作者自喻。

(9)云鸿: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小云、小鸿。

(10)九重:指天子所居之地,因王城之门有九道。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晏几道从江南回到汴京,却并未得以在汴京长留,元丰五年(1082),便又被任命为颍昌许田镇监。晏几道春季赴任,去时与汴京友人相约再会。三年以后,时值元丰八年(1085)秋,允晏几道调离许田镇的文书下达。晏几道得以重回汴京,此《临江仙》便是他在回汴京途中的感慨之作。当时,晏几道四十八岁,几或知天命矣。他知晓此去后风高路远,那漫漫人生的路途,前方如何,尚不可知,这许田镇之人事即将成为旧事,大概今后便再不会提及了。可那情谊几许,清如淡水,却总是可念可叹的。《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这便是这首词的创作缘由。

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dànshuǐsānniánhuān

dànshuǐsānniánhuānwēixiánqíngxiǎoshuānghóngguīchéngqíngjīndàoqiūmèngduǎnchángtíng

jiǔzūnqiánqīnglèiyángguāndiéshēngshàolíngshījiùcáimíngyúnhóng鸿xiāngyuēchùyānjiǔchóngchéng

作者简介

晏几道

晏几道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晏几道(1048—1113),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监颍昌府许田镇。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个性耿介,不肯依附权贵,文章亦自立规模。工令词,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情调感伤,风格婉丽。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有《小山词》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