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宋代〕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酒泉子·长忆观潮》是宋代词人潘阆的词作。此词上阕回忆观潮,表现了钱塘江的宏伟壮观;下阕回忆弄潮,表现人定胜天的奇迹。全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涌的壮美风光以及弄潮儿的英勇无畏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忆观潮,满(3)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4)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5)(6)涛头立,手把红旗(7)旗不湿。别来几(6)梦中看,梦(8)(9)心寒(10)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後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

(1)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平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2)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3)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4)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發,声势震人。

(5)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6)向:朝着,面对。

(7)红旗:红色的旗帜。

(8)觉:睡醒。

(9)尚:还(hái),仍然。

(10)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创作背景

潘阆以卖药为生时曾流浪到杭州,亲眼见过钱塘江涨潮时的盛况,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拼音版

jiǔquán··chángguāncháo

chángguāncháomǎnguōrénzhēngjiāngshàngwàngláicānghǎijìnchéngkōngwànmiànshēngzhōng

nòngcháoérxiàngtāotóushǒuhóngshī湿biéláixiàngmèngzhōngkànmèngjuéshàngxīnhán

作者简介

潘阆

潘阆

宋初著名隐士、文人、词人

潘阆(?—1009),字逍遥,又号逍遥子,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尝居洛阳,卖药。宋太宗时,因能作诗,被人推荐,至道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国立大学的教官)。曾几次被贬谪,漂泊林泉多年。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今安徽滁县)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