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野水孤舟》是宋代诗人梁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迷漫景象,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渺茫,杳不可知。颈联以比喻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激之情。尾联两句承接上联,以海鸥不惊比喻与世无争的隐士,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不再以世事为怀的决心。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1)都间断。
骤雨过后,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
孤洲(2)尽日(3)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与外界隔绝的孤州整天没有来客造访,唯有一叶小舟孤独地栓在垂杨的岸边。
主人(4)空有济川心,坐见(5)门前水日深。
本想乘舟渡河,但门前的水势有增无减。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6)。
只好袖手归来,栖迟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
(1)迷漫:布满、充满。
(2)孤洲:孤独的水中高地。
(3)尽日:整天。
(4)主人:诗人自称。
(5)坐见:徒然看着。
(6)浮沈:即“浮沉”,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野水孤舟》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不详,从诗的内容和语气判断,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