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颍州西湖一年四季,各个时节美景不同,游人络绎不绝的美景;下片写西湖黄昏的时刻倚栏向西天远眺,单间芳草斜阳,一片瑰丽,水远烟微,引人遐想。全词通过动静交错,以动显静的写法,描绘了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景中寓情,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何人解赏(2)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3)。贪向花间醉玉卮(4)

哪个人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西湖一年四季、一天中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闲凭阑干(5)处,芳草斜(6)。水远烟微。一点沧洲(7)白鹭飞。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的交错迷离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注释

(1)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解赏:懂得欣赏。

(3)飞盖相追:此句化用曹植《公讌》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飞盖:指奔驰的马车。盖:车篷。

(4)玉卮:玉做的杯子。卮:饮酒的圆形器皿。

(5)阑干: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此指水气交错的样子。

(6)晖:阳光。

(7)沧洲:水边的陆地。

创作背景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定居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颍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颍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的身份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此词为其中之一。

拼音版

cǎisāng··rénjiěshǎng西hǎo

rénjiěshǎng西hǎojiājǐngshífēigàixiāngzhuītānxiànghuājiānzuìzhī

shuízhīxiánpínglángānchùfāngcǎoxiéhuīshuǐyuǎnyānwēidiǎncāngzhōubáifēi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