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诗

刘桢 〔两汉〕 刘桢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斗鸡诗》是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刘桢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把鸡的距、眼、尾、翅的描写,同其立、踏、扑、跳的动作结合起来,既写出了鸡的雄风,又暗示了争斗场面的激烈。借物寓志,托物抒情,表达诗人欲立功建业的雄心壮志。全诗气势振荡,声咏强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丹鸡(1)(2)华采(3),双(4)如锋芒。

大红公鸡披着华彩毛羽,一双趾爪光如锋刃剑芒。

愿一(5)炎威(6),会战此中唐(7)

只见它们一展炎威雄风,会战在大门至厅堂的路上。

利爪探玉除(8)瞋目(9)含火光。

看它尖利的长爪踏踩着玉阶,发怒的双眼燃烧起凶猛的火光。

长翘(10)惊风起,劲翮(11)敷张(12)

长长的尾翅搅起阵阵惊风,有力的双翅正铺展伸张。

轻举奋勾喙(13)电击(14)复还翔。

轻捷地奋起尖嘴利爪,时而闪电般进击,时而腾跃飞翔。

注释

(1)丹鸡:占俗盟誓和祭祀所用的赤毛雄鸡。丹,红色。

(2)被:通“披”。

(3)华采:华丽的彩衣。釆,同“彩”。

(4)距:鸡爪,也专指鸡足后突出如距的尖骨,争斗时用以刺对方。古代,斗鸡的爪子都套有金属外套,而且特意磨过,很锋利。

(5)扬:抖。

(6)炎威:雄威、威风。

(7)中唐:大门至厅堂之间的路。

(8)玉除:玉阶,用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或用作石阶的美称。除,台阶。

(9)瞋目:睁大眼睛、瞪着眼睛。

(10)长翘:长尾、长长的尾巴。翘,尾毛。

(11)劲翮:矫健的翅膀。劲,强劲有力。翮,本指羽茎,此指翅膀。

(12)敷张:铺展、展开,此谓奋力展开。

(13)勾喙:尖嘴,像钩子一样的嘴。勾,弯曲。喙,嘴,特指鸟兽的嘴,这里指斗鸡的嘴。

(14)电击:像闪电一样快。

创作背景

《斗鸡诗》该诗当作于建安十四年(209年)之后,当时曹丕、曹植兄弟与陈琳、王粲、徐干、刘桢、应玚等人于邺中宴游,彼此诗赋唱和,诸人多有同题之作。宫廷游宴中常有的一种游戏就是斗鸡。曹植、应玚等都有《斗鸡诗》。作者也应当是于此时在魏宫中观看了斗鸡之后,才有此作。

拼音版

dòushī

dānhuácǎishuāngfēngmáng

yuànyángyánwēihuìzhànzhōngtáng

zhǎotànchúchēnhánhuǒguāng

zhǎngqiàojīngfēngjìnzhèngzhāng

qīngfèngōuhuìdiànháixiáng

作者简介

刘桢

刘桢

东汉名士、诗人

刘桢(179—217),字公干,东平国(今山东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年间,为曹操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后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作品集四卷、《毛诗义问》十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及断句二十六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