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樱桃花底

王国维 〔近代〕 王国维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平乐·樱桃花底》是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于1905年写的一首词,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这是一首“花间”格调的小词,描述了一对恋人分别之后的相思。上半阕王国维描写了花前灯下,相聚相离。下半阕王国维由聚到离,更突出了相思和内心的寂寞。王国维以时空切换的手法来描写恋人的聚散无常,虽然是传统的花间小词的风格,但并没有传统花间的怨恨,更多的是一种思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2)的的(3)银釭(4)限意,消得(5)和衣浓睡(6)

那时在樱桃花下相见,她低垂着头,如云般的发髻也倾侧了。在闪烁的银灯下,怀着无限的情意,如今却要忍受和衣而睡的寂寞。

当时草草(7)西窗,都成别后思量(8)料得(9)天涯异日,应思(10)今夜凄凉。

分离时我们在西窗下匆匆欢聚的时光。如今都成了别后的相思。你我各在天涯一方,何日才能相见,今晚想到这里内心更感凄凉。

注释

(1)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

(2)颓云髻:如云的发髻低垂下来。颓,下垂。

(3)的的:鲜明显著貌。

(4)银釭:银白色灯盏。

(5)消得:谓怎禁得起。

(6)和衣浓睡:不脱衣而沉睡。

(7)草草:匆忙仓促或草率。

(8)思量:想念,相思。

(9)料得:也有稿作“遮莫”二字,大约之意。

(10)应思:也有稿作“转思”二字,更思之意。

创作背景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王国维离家去苏州任教,与自己的妻子莫氏离多聚少,抱着对家人和夫人的相思王国维填写了《清平乐·樱桃花底》此词。

拼音版

qīngpíng··yīngtáohuā

yīngtáohuāxiāngjiàntuíyúnyíngāngxiànxiāonóngshuì

dāngshícǎocǎo西chuāngdōuchéngbiéhòuliàngliàotiānyīngjīnliáng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