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萱图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描绘萱草在北堂生机勃勃、色彩鲜丽的景象,再说面对萱草时的欢愉与离开它时难以言表的愁绪;而后深刻表达了孝顺的本质;最后以自然景象的描绘,映衬出诗人内心对母亲的想念与愧疚。这首诗以萱草为引子,深情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与孝顺之情。
萱草生北堂(1),颜色鲜且好。
萱草生长在母亲的居室前,颜色鲜艳而美好。
对之有馀(2)饮,背之那可道?
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
昨宵天雨(3)霜,江空岁华老。
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着心一样。
(1)北堂:指母亲的居室。
(2)馀:多出的、剩下的。
(3)雨:像下雨一样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