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全诗以写景为主,融情于景,首尾圆合,后两句虚实相生,富有宋诗的理趣之美。
空山(1)雪消(2)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3)。
春天来临,空寂的深山中,山顶的积雪开始融化汇成小溪, 溪水逐渐上涨,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泛舟,有的漫步在横跨在溪上的木桥到达彼岸。
不知溪源(4)来(5)远近,但见(6)流出山中花。
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来自哪里,也不知道离这儿是远还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顺着溪水流出山谷。
(1)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2)雪消:积雪消融。
(3)古槎:原意为古旧的木筏。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4)溪源:溪水的源头。
(5)来:来自。
(6)但见:只看见。
《琅琊溪》此诗写于作者担任滁州(今安徽省境内)太守期间。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对琅琊山上的佳丽景点,非常欣赏并有品评,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