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我居北海君南海(1)寄雁传书谢不能(2)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持家但有四立壁(3),治病不(4)三折(5)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6)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

(1)我居北海君南海:《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2)寄雁传书谢不能: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3)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4)蕲:祈求。

(5)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6)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溪:文集、明大全本作“烟”。

创作背景

《寄黄几复》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huáng

běihǎijūnnánhǎiyànchuánshūxiènéng

táochūnfēngbēijiǔjiāngshíniándēng

chíjiādànyǒuzhìbìngsānzhégōng

xiǎngshūtóubáiyuánzhàngténg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