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天台山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寻天台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寻访天台山的逸趣,诗的前四句描绘仙风道骨的太乙道人,隐喻访道求仙之志,同时以不惧恶溪之名,表达寻幽探胜的坚决,颔联补叙旅途的艰辛与豪情,尾联以远景收束,以宏大的视野和壮阔的笔调勾勒出天台山的巍峨与神秘,体现了诗人冲淡之中蕴含的壮逸之气。整首诗以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于平淡中见奇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与高远志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2)太乙子(3)餐霞(4)赤城(5)

我的朋友天台山太一子,餐霞饮露高卧赤城山里。

欲寻华顶(6)去,不(7)恶溪(8)名。

我不避艰难到天台探胜,冒危险顾不得地近恶溪。

歇马(9)凭云宿(10),扬帆截海(11)行。

在上接云天的高处歇息,扬帆横渡大海不怕流急。

高高翠微(12)里,遥见石梁(13)横。

透过高山淡青色的云气,远远望见石梁横空出世。

注释

(1)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陶弘景《真诰》:“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曰天台。”

(2)友:一作“爱”。

(3)太乙子:一作“太一子”,天台山道士,生平未详。子,对道士的尊称。

(4)餐霞:指修炼。道家以为以霞露作餐,不食烟火,即可惨炼成仙。

(5)赤城:赤城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登天台山必经此山。为火烧岩所形成,色如红霞,形如雉碟,故称“赤城”。

(6)华顶:天台山最高峰。最高处有拜经台,传为国清寺智者禅师拜经处,立于峰巅,可观东海日出。

(7)惮:怕。

(8)恶溪:源出今浙江缙云县东北大盆山,西南流至丽水,入大溪。水多险滩,故名。《旧唐书·地理志》:“丽水县东有恶溪,多水怪;宣宗时,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水怪潜去,民因改谓好溪。”

(9)歇马:停马。

(10)凭云宿:依云而宿,形容天台山极其高峻。

(11)截海:横渡大海。因天台近海,游人可经海路登山。

(12)翠微:山间淡青色的云气。

(13)石梁:又名“石桥”,在天台山北面,状如横虹,高架于两崖之间。宽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险峻多苔。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离开洛阳,循汴水而下,入淮至江都(今江苏扬州),又渡江至润州(今江苏镇江),再去苏、杭。在观罢钱塘江潮之后,入天台山。《寻天台山》此诗即写于此时。孟浩然的越中漫游,不过是排遣科举落第、干谒失败和仕途失意的悲愤。在从洛阳出发之前,他在《自洛之越》一诗中写道:“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且乐杯中酒,谁论世上名。”诗中流露出一种消极情绪,此次他企图在寻山问水之中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文学赏析

孟浩然此次入天台,还有求仙访道的目的,他要访问的就是太乙道人,所以诗的开头两句便说:“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餐霞”代表仙人的生活,仙人不食人间烟火,餐霞饮露,自与人间凡夫俗子不同。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两句,相传孔子过盗泉,因恶其名,故虽渴而不饮。天台山地近恶溪,但诗人因寻幽探胜之心切,所以不怕也不忌讳恶溪的名字,仍然不远千里而来。诗的开头四句,虽未点出天台山的名字,但已点出“赤城”“华顶”“恶溪”的名字,这就暗暗点出“寻天台山”来。

紧接着,诗人将笔锋一转,推出“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两句,来补写自己“山水寻吴越”的旅途生活。“凭”与“截”字,是用功字面,略见诗人炼字之功。两句诗描绘出诗人为寻山问水,高山露宿的豪情和扬帆横海的壮怀,补叙出水陆兼行入吴越的历程。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两句,以景作结。《寻天台山》全诗对天台山的景色,并未作细致的刻划,末两句的写景,只写了远望中的山色及石桥,写景不过是摄取一两个远镜头,对景物只作了宏观的概括,突出入天台山之前的总体印象,扣紧了诗题中“寻天台山”的“寻”字。

前人评孟浩然的诗,说它“冲澹之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历代吟谱》),就此诗而论,亦可见此特色。这首采用五言律诗而写成的山水纪游诗,纯用白描的手法,对天台山的胜境并不作精细的描写,语言也不加雕琢,不过是从整体印象上落笔,也不重鲜明的色彩,好像是浑然而成,的确显得冲澹。但从笔力方面看,又可见壮逸浑健的一面,这不仅表现在字里行间有寻山问水的激情,而主要在于在对艺术描写对象的整体把握中,有自己的形象和个性。如“欲寻”“不惮”两句,把为寻幽探胜而不顾一切的急切心情写得很有情致。而“歇马”“扬帆”两句,更可见诗人的浓厚的游兴和旅途生活的劳顿,表现出诗人“山水寻吴越”的雅兴和豪情,自有一种壮逸之气。末两句的写景,高瞻远瞩,气象阔大,大有俯视一切的胸襟与笔力。虽然比不上诗人的山水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但从整体形象上把握山水,从宏观方面表现山水的气象方面,艺术手法是相似的。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