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是元代张雨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是除夕夜在舟中思念亲人而作,“每逢佳节倍思亲”,用简明自然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无限亲情。
江梅的的(1)依茅舍,石濑(2)溅溅(3)漱玉沙(4)。
江畔农家茅舍旁盛开着鲜艳的梅花,湍急的江水冲打着巨石溅起银白色的浪花。
瓦瓯篷(5)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6)?
我漂泊异乡,在这简陋的船篷下送走旧日年华。请问那暮色中归巢等寒鸦:哪里是我亲人的家?
(1)的的:鲜明的样子。
(2)石濑:石上急流。濑,湍急的水。
(3)溅溅:流水声。
(4)玉沙:指银白色的浪花。
(5)瓦瓯篷:一种简陋的船篷,形如瓦瓯。
(6)阿戎家:指亲人所在。阿戎,指堂弟,这是晋宋以来的习惯称呼。此处泛指近亲。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此曲是除夕夜在舟中思念亲人而作。元朝泰定三年(1326)除夕之夜,曲家张雨路经江西玉山,在一艘破旧的小船上度过了新年。除夕之夜本是辞旧迎新家人团圆之时,可是作者却归家无望,依旧飘泊江上,望着暮色笼罩下的沿江景物,倍觉羁旅之苦,思亲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挥笔写下这支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