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词篇开端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对于丰收的无比喜悦之情。并且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麦浪翻飞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描写大片麦浪在晴空下翻滚的场景,显示麦子的生势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也表现出作者对农事的关心。
惭愧(1)今年二麦(2)丰,千畦(3)细浪舞晴空。化工(4)余力染夭红(5)。
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归去山公(6)应倒载(7),阑街(8)拍手笑儿童。甚时(9)名作锦薰笼(10)。
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1)惭愧:难得;
(2)二麦:大麦、小麦。
(3)千畦:泛指多,畦:亩。
(4)化工:天工造物者;
(5)夭红:形容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6)山公:指晋代山简,字季伦。此处用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的故事。
(7)倒载: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8)阑街:靠着街道。
(9)甚时:甚时:甚:副词,很,极。甚时:到了做什么的时候。
(10)锦薰笼:花名。《天禄识馀》:瑞香一名锦薰笼,一名锦被堆。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此词作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初夏,苏轼知徐州任上。这首《浣溪沙》,可以说是苏词任徐州知府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