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元代〕 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折桂令·荆溪卽事》是元代曲作家乔梦符所作的一首散曲。前六句作者先询问荆溪溪上人家为何不種梅继而写荆溪荒凉景象,後五句作者极尽笔墨,用寺无僧、狐狸樣瓦等意象影射当时社会的黑暗。这首曲子语言质樸、辣味十足,深刻地讽刺了元代黑暗的社会,表现出作者的悯农之心,悲愁之意,愤懑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荆溪(2)溪上人家,为甚人家(3),不種梅花?老树支门(4),荒蒲绕岸,苦竹圈笆(5)

我问荆溪岸边的人家,你们是什么人家,怎么不种植梅花呢?他们用老树支撑着大门,荒芜的蒲草长满了水岸。他们用细瘦的竹棍圈出篱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6),官无事乌鼠当衙(7)。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小庙的神明不灵验,狐狸在瓦上跳腾;当官的不管事,让乌鸦和老鼠满衙门跑。溪水白茫茫的,岸上满是黄沙。我倚遍一处处栏杆,一只只数尽了那乱叫的乌鸦。

注释

(1)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宫曲》、《天香引》。

(2)荆溪:水名,在江苏省宜兴县,因靠近荆南山而得名。

(3)为甚人家:是什么样的人家。

(4)老树支门:用枯树支撑门,化用陆游诗:“空房终夜无灯下,断木支门睡到明。”

(5)圈笆:圈起的篱笆。

(6)样瓦:戏耍瓦块。

(7)乌鼠当衙:乌鸦和老鼠坐了衙门。

创作背景

《折桂令·荆溪卽事》这是一首表现当时南方农村贫穷景况的小令。荆溪是江苏南部流经宜兴通往太湖的一条河,“即事”是作者途经荆溪即目所见有感而作。荆溪自古便有种梅花的习俗,作者慕名而来,却连梅花的影子都没看到,用失望的心情写下这首曲子。

拼音版

zhéguìlìng··jīngshì

wènjīngshàngrénjiāwéishènrénjiāzhòngméihuālǎoshùzhīménhuāngràoànzhúquān

sēngyàngguānshìshǔdāngbáishuǐhuángshābiànlángānshǔjǐn

作者简介

乔吉

乔吉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游寓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散曲风格清丽。明清人多以他同张可久并称为散曲两大家。论及乐府作法,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六字,对戏曲理论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散曲集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乔梦符小令》三种,近人任讷辑为《梦符散曲》。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篇。所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