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送韦参军》是唐代诗人严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述作者送别友人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写了作者与友人离别前后的真挚感情。全诗造语清丽流畅,感情深挚自然,情景高度和谐,妙语连珠,余韵无穷,堪称唐人赠别诗中的精品。
丹阳郭(1)里送行舟(2),一别(4)心知(3)两地秋。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我知道两地悲愁。
日晚(5)江(6)南望江(6)北,寒鸦(7)飞尽水悠悠(8)。
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1)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2)行舟:表示友人将从水路离去。
(3)心知: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4)别:离别。
(5)日晚:此处暗示思念时间之久。
(6)江:长江。
(7)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8)悠悠:辽阔无际,遥远。
《丹阳送韦参军》此诗是诗人严维在长江南岸的丹阳(今江苏镇江)送友人渡江北上而作的,季节当在秋天,其具体创作年份未得确证。
《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赠别之作,抒写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与韦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
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和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点明送别的时间为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这里是用双关语,表面上是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因“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后两句写别后的情景,表达送别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是江北。此句与第二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第二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到“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情景交融,合为一体。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而此时此刻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也“飞尽”了,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无比空阔、无比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丹阳送韦参军》此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淳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产生了辞有尽而意不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