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延凯歌五首·其一

沈括 〔宋代〕 沈括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凯歌五首》是宋代大学者沈括的诗作。这是沈括制作的数十曲凯歌中现在留存的五首。这组诗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和信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先取山西十二州(1),别分子将(2)衙头(3)

先把太行山西面十二州收复了,再派遣精锐子弟兵,去攻打敌酋。

回看秦塞(4)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5)

回头看长城要塞,低平犹如马背,渐近也望见黄河水,折向直北奔流。

注释

(1)十二州:指当时先后收复的失地。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宋五路攻夏后,曾先后收复了今陕北、宁夏东部、内蒙南部一带的十二州。据《宋史·地理志》:“熙宁(宋神宗年号)始务辟土,而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寨。”

(2)子将:指亲兵或部将。唐僖宗光启三年,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其子从训,聚亡命五百余人为亲兵,谓之“子将”。

(3)衙头:指敌方主帅。此指西夏的统帅部。

(4)秦塞:指秦代筑的长城。秦在今宁夏筑有长城。

(5)黄河直北流:黄河流经青铜峡折向北流。

创作背景

北宋神宗熙宁(公元1068—1077年)、元丰(公元1078—1085年)间,党项羌族的西夏不断向广大西北内地蚕食骚扰。王安石变法后,在陕甘一带配备兵力,对侵略者展开了大力反击,收复了不少失地。当时沈括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

公元1081年(西夏大安七年),夏主赵秉常拟将黄河以南的不毛之地划归宋朝,与宋结好,以便借助宋的力量削弱专权的母党梁氏势力,但消息泄露后,梁氏将赵秉常囚禁在兴庆府外,国内顿时大乱。夏将禹藏花麻请宋将发兵征讨梁氏,并愿为内应。宋神宗即命鄜延总管种谔、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等五路大军共50万向西夏大举进攻。这五首诗就是沈括在战斗中为鼓励士气而制作的凯歌。

作者简介

沈括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进士。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次年任翰林学士。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撰《梦溪笔谈》。著述传世的尚有《长兴集》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