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此期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表达了诗人驰骋风云的远大理想,也展现了诗人刚毅勇决的性格。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胡(2)马大宛(3)名,锋棱(4)瘦骨成。
房兵曹这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竹批(5)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两耳尖峭,好像斜削的竹筒;跑起来四蹄轻快,犹如卷动的劲风。
所向无空阔(6),真堪(7)托死生(8)。
所向之地,不存在漫长的里程;可谓千里一步,真可托之以生命。
骁腾(9)有如此,万里可横行(10)。
拥有如此善于奔腾快捷的良马,足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
(1)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2)胡: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民族的泛称。
(3)大宛:汉代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4)锋棱: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
(5)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批:割,削。
(6)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
(7)真堪:可以。
(8)托死生:把生命都交付给它。
(9)骁腾:勇猛快捷。
(10)万里可横行:意谓期望房兵曹立功万里之外。
《房兵曹胡马诗》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741),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