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是清代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侧重于叙事表志——问我为何要建这几问茅屋,是不是想要如同海鸥那般轻松自在,没有忧愁?想把心里的感叹都付诸东流,抛去这世间的一切束缚,以欣赏那无限春光。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2)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3)。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4)束。误东风、迟日(5)杏花天,红牙曲(6)。
若要问我为什么要修建着三间茅屋,那远在千里之外的梁汾好友啊,你应该是最清楚的。不是吗?那富贵荣华的豪门朱户生活,其实并不适合我。多想像那自由自在的海鸥一样,能够随心所欲地飞翔啊,一切的烦恼都付之流水。但现实却是.我如今还被这现实的虚名给牢牢地束缚着。我白白地耽搁了东风的轻拂,杏花天的美丽,于是我拍击着红牙板歌唱。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7)殢酒(8),消(9)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10)、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世事变幻如梦,像郑人蕉中藏鹿一样真假难辨。反复无常,如同一局棋那样变化莫测。暂且乐得清闲,与酒为伴,享受一些微薄的福分。大雪之后屋檐角闪烁的那一丁点儿翠绿,雨后靠墙栽种的绿苗,寒夜里摇曳的灯烛。
(1)却赋:再赋。却:再。
(2)三楹:房屋一间为一楹。此言未必整三间茅屋,或为泛指几间茅屋之意。
(3)海鸥无事,闲飞闲宿:《列子·黄帝》载,海边有人喜爱海鸥,每天早晨都会来海边和海鸥一同游玩,他的父亲让他把海鸥抓来,第二天他再到海边,海鸥只在天上飞旋,不再飞落到他的身边了。性德暗用此典,描述海鸥一般的无心而遨游的生活。
(4)浮名:虚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5)迟日:春日,语出《诗经·幽风·七月》“春日迟迟”。
(6)红牙曲:谓拍击着红牙板歌唱。辛弃疾《满江红》:“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樽前飞下日边消息。”
(7)耽闲:白白耽搁。
(8)殢酒:纵酒。辛弃疾《最高楼》:“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淡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9)消:享受。
(10)有些些:有少量、有一点点。些些:湖北麻城、四川云阳等地方言,词中常用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顾贞观南归三年有余,纳兰为了招待顾贞观回到京都,专门建造了几间茅屋,并写下了《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这首词以迎接顾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