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疴丘园中。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为三部分,开头四句为第一部分,用樵者作对照,以见出自己养疴丘园的不同凡俗。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田南园的环境及徜徉其间的快适。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隐居中的情趣。这首诗景物描写很精致,层次感极强,有些动词用得恰到好处,见出了作者的情致。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1)。
樵夫与隐士, 都在山林中活动,他们的目的与情趣,却彼此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疴(2)丘园中。
樵夫奔波在林间,砍柴谋生,隐士养病于园林,修身养性。
中园(3)屏氛杂(4),清旷(5)招(6)远风。
我在田南创建的林园,排除了一切世俗的污浊与嘈杂,远方的清风,静静地吹进洁净平旷的园中。
卜室(7)倚北阜(8),启扉(9)面南江(10)。
占卜择地,建几间茅屋,背靠着北面的小山,推开柴门,就能看到南江的波影。
激涧(11)代汲井,插槿(12)当列墉(13)。
筑一道土坎截住涧水,代替汲井,栽一圈木槿,当作护园的篱屏。
群木既罗户(14),众山亦当窗。
门前是排排绿树,窗外是座座山峰。
靡迤(15)趋(16)下田(17),迢递(18)瞰(19)高峰。
有时沿着蜿蜒的小路,到山下的田野中漫步,有时登上高高的山崖,俯瞰世上的芸芸众生。
寡欲不期劳(20),即事罕人功。
我生性澹泊,欲望不多,创建园林,也不愿土木大兴。
唯开蒋生(21)径,永怀求羊(22)踪。
只想开几条幽静的小路,接纳品格高雅的友朋。
赏心不可忘,妙善(23)冀能同。
不能忘怀的,是推心置腹的友谊,衷心希望的,是朋友之间互相勉励,共同进入妙善的佳境。
(1)事不同:用臧荣绪《晋书》“胡孑明有言:‘隐者在山,樵者亦在山,在山则同,所以在山则异。’”之意。
(2)养疴:养病。
(3)中园:即园中。
(4)屏氛杂:排除尘氛和喧杂。
(5)清旷:清幽空旷。
(6)招:招引。
(7)卜室:古人动工造房之前,往往要占卜以问凶吉,此指开工建屋。
(8)倚北阜:背面靠着山冈。
(9)启扉:开门。
(10)面南江:南向面对江水。
(11)激涧:将整根毛竹打通,一根根连接起来,从远处引取涧水。
(12)插槿:栽种木槿。
(13)当列墉:当做一排竖立的围墙。
(14)罗户:排立门前。
(15)靡迤:山路随坡势向下伸展的样子。
(16)趋:向。
(17)下田:低洼之处的田地。
(18)迢递:绵邈高远的样子。
(19)瞰:俯视,由上向下看。
(20)不期劳:不想做兴师动众的大举动。
(21)蒋生:指汉代隐士蒋诩。蒋诩字元卿,隐居杜陵,他在住宅前竹林下开了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二人往来。后人遂以“三径”或“蒋生径”作为隐士居所的代称。
(22)求羊:指求仲和羊仲。
(23)妙善:至善至妙的超死生的境界,语出《庄子·寓言》郭象注。道家认为人的精神可以与世上万物达到无问的妙合,获得“物我合一”的超死生的境界。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这首诗大约写于景平二年(424年)。灵运称病辞职后,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决心不再涉足官场,只想从此隐居田园,终老山林。为此,他开辟园林别墅,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一起纵情享受山水之美,参悟人生的真谛。谢灵运为了描写别墅园林的清旷幽美,表达自己创建园林的良苦用心,于是创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