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闲居

张养浩 〔元代〕 张养浩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

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鷃高低。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普天乐·闲居》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创作的一支散曲·小令,此曲可分为两部分。从“好田园”到“说神仙恰是真的”为第一部分,写作者离开官场后,对闲居生活抱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的自然流露。“任鸡虫失得”到最后为第二部分,作者以精练的笔触,引诗化典,概括了归隐者自我解脱的哲学。全曲写得形象生动,似一幅“隐居乐道”的水墨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1)

美好的田园山水,闲适中的真乐趣,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自由自在之身,听任吟诗作曲品茶醉酒。

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2)夔蚿多寡(3)鹏鷃高低(4)

就像一片闲云似的无拘无束,跟神仙也没有丝毫区别。管他鸡虫是得还是失,夔蚿腿脚是多还是少,鹏鷃是飞得高还是飞得低。

注释

(1)从吟醉:任凭吟诗和饮酒。从,任凭,听任。

(2)鸡虫失得:比喻极其微小的得失。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3)夔蚿多寡:夔一足而蚿多足,足的多寡虽异,而各秉自然之属性以成。不必以己之有,意人之有;以己之无,欲人之无。《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

(4)鹏鷃高低:鹏,飞得高;鷃:飞得低。都可以自得其乐,何必去争高低呢?《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着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城奚适也?”辛弃疾《汉宫春·答吴子似总干和章》:“逍遥小大自适,鹏鷃何殊。”此用其意。

创作背景

《普天乐·闲居》这首曲子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小令,当作于作者辞官归隐时期。因年代久远,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文学赏析

《普天乐·闲居》这首小令似一卷“隐居乐道”的水墨画。乍看,的确是“闲中真乐 细端详,却能感到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哀愁笼罩着画面。从曲意看,此曲可分为两部分。“好田园”至“说神仙恰是真的”为第一部分。从字面理解,这部分是作者脱离官场后,对闲居生活抱有一种满足感的自然流露。山青水秀,田园怡人,无拘无束地饮酒吟诗,自喻闲云一片优哉游哉无牵无挂。作者以大笔渲染的手法,从景入手,抓住最能表现闲居特点的细节,构画出一幅归隐极乐图。然而,联系句中那些 言不讳的赞美,略带讥讽口吻的反诘以及“自在身”、“无拘系”等反复咏叹,再联系作者曾多年任高官,后因直谏受累辞官的背景,则对这一部分的曲意,又可以作这样理解:作者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由于各种原因,他对政治黑暗、官场险恶的不满,只能通过对闲居生活的赞美得到抒发;士大夫的孤傲迫使他仍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自称闲居生活如同神仙,其实却隐忍着一种难言的愁绪。因此,愈赞美闲居生活,便愈衬托出他的不幸。“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寥寥数语,却活画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一个满腹经纶、一腔热血的大丈夫,迫于统治者的压力,落到只能吟诗醉酒闲游的地步,试想,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呢?作者在这里,以歌当哭,为第二部分中自己的所作所为作了铺垫性的交代。

“任鸡虫失得”至结尾为第二部分。鸡虫失得,如果从鸡虫两方面而论,似乎都是非同小可,难免要争论不休;但从人的角度看来,却是不值一提的。杜甫《缚鸡行》:“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张养浩所采取的就是一种比较超脱的态度。夔蚣多寡:说夔一足,蛟多足,均秉自然属性各自生成,不必以己之有,意人之有;以己之无,欲人之无。《庄子·秋水》:“夔谓蛟曰:吾以一足吟踪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鹏鹦高低:化用《庄子·逍遥游》中鹏鹦对答之典,大鹏高飞九万里;鹦只在蓬蒿间展翅,飞得再高也不过数仞。但只要自得其乐,都是可以的,硬要去争高下,那是没有意思的。这一部分,作者以精练的笔触,引诗化典,仅用十三字便形象地概括了归隐者自我解脱的哲学。在诗人看来,世俗间的一切争竞都像鸡虫得失之争、夔蛟多寡之辨、鹏鹦高低之比一样,毫无意义,毫无价值。自己过去置身事中,不免当局者迷,如今抽身事外,可谓旁观者清,因此自己的态度就是冷眼相看,任之而已。这看来是消极的,但唯其如此,宦海沉浮近三十年的张养浩才有希望从愁绪与愤激中解脱出来,得以自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恰恰暴露了元代统治的黑暗。张养浩是个正直的、忧国忧民的清官。像他这样的人都“沉沦”了,更加可见元统治的不得人心。值得小提一笔的是,衬字“任”用得极妙,把一个失意士大夫面对命运捉弄,无力抗争却又自命清高的心理,刻画出来了。另外,鸡虫、夔眩、鹏鹦三例并举,用的是博喻的手法,这样结尾,构思奇特,引人深思,起到了言尽意不尽的效果。

作者简介

张养浩

张养浩

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元散曲大家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武宗朝,入拜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被免职。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散曲多写归隐生活,寄寓对时政的不满,怀古和写景之作也各具特色。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以及《归田类稿》《云庄集》。《全元散曲》录其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数二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