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为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是黄庭坚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为黄斌老送他一幅横竹画而作。诗中称赏黄斌老所画横竹,突出了竹的奇横,指出它是画家胸中骨梗的外化。全诗风格瘦劲挺拔,充分体现了黄庭坚诗奇硬拗涩的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酒浇胸次(3)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4)

酒流入胸中,心中抑郁久久无法平静,吐出来青苍的竹子,能忍受那严寒的冬季。

卧龙(5)偃蹇(6)雷不惊,公与此君(7)俱忘形。

横竹像偃蹇而卧的神龙,即使雷震于前也不惊惧,大概是画家和竹子都把自己的形骸忘掉了吧。

晴窗影落石泓(8)处,松煤(9)浅染饱霜兔(10)

晴窗倒影映在石砚的水中,磨好了松烟墨,蘸饱笔头上雪白的兔毛。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11)

在画中,安放三个怪石,使竹子屈曲盘绕着,恐怕它如龙有全形而飞走。

注释

(1)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

(2)黄斌老:四川梓潼人,宋代画家文与可的妻侄,善画墨竹。

(3)胸次:胸中,胸间。亦指胸怀。

(4)岁峥嵘:岁月峥嵘,形容苍竹出于寒冬严峻天气。峥嵘,高峻貌,引申为卓越,不平凡。

(5)卧龙:此处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6)偃蹇:横卧的样子。

(7)此君:竹的代称。这里用的是王徽之的故事。

(8)石泓:砚台的别称。

(9)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10)霜兔:用雪白的秋兔毫制成的笔。

(11)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指画面有三块石头压着竹子,使之盘曲诘屈,不得伸展。一旦得到伸展,形体画全了,卧龙便会飞去。屈蟠(pán),此处指盘曲。

创作背景

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作此诗。《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此诗当作于元符元年(1098年),正是黄庭坚初到戎州,心情十分苦闷之时。在这几年中,黄庭坚过的是谪居贬斥的生活,而戎州当时十分偏僻,无论生活或文化条件都很差,他把自己的寓所取名“槁木寮”、“死灰庵”,其心情可知。

拼音版

yùnhuángbīnlǎosuǒhuàhéngzhú

jiǔjiāoxiōngnéngpíngchūcāngzhúsuìzhēngróng

lóngyǎnjiǎnléijīnggōngjūnwàngxíng

qíngchuāngyǐngluòshíhóngchùsōngméiqiǎnrǎnbǎoshuāng

zhōngānsānshíshǐ使pánkǒngxíngquánbiàn便fēi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