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鶒

李群玉 〔唐代〕 李群玉

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鸂鶒》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咏鸂鶒鸟双飞的诗,写鸂鶒晚归时的优美动人的境界。前二句写听觉情形,好比一支轻清悠扬的乐曲,后二句写视觉形象,展示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全诗用语动静相宜、秀美清丽,写得有声有色,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极富神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锦羽(1)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2)

日暮沙窝美丽鸂鶒彼此呼唤似唱曲,碧波上雌雄双声戛戛然像敲响磬玉。

霞明川静极望(3)中,一时飞灭(4)青山绿。

明霞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在远望之中,一瞬间双飞消失无影而只见青山绿。

注释

(1)锦羽:鲜艳华美的羽毛,代鸂鶒。

(2)双声戛哀玉:双声:此指鸂鶒雌雄双飞呼唤之声。戛(jiá)哀玉:形容鸂鶒的叫声,像敲击玉片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戛,象声词。

(3)极望:望得很远。

(4)飞灭:飞逝,消失。

创作背景

日暮时分,水边有一对鸂鶒在鸣叫,诗人寻声望去,但见一对鸂鶒在水天光色中,转眼消失,只余一片碧绿的青山,遂作此诗,抒发对鸂鶒的喜爱之情。

拼音版

chì

jǐnxiāngshāshàngshuāngshēngjiáāi

xiámíngchuānjìngwàngzhōngshífēimièqīngshān绿

作者简介

李群玉

李群玉

唐代诗人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因献诗于唐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其诗善写羁旅之情。有《李群玉诗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