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屈原

毛泽东 〔近代〕 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七绝·屈原》是毛泽东在1961年所著。毛泽东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屈子(1)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2)

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艾萧(3)太盛椒兰(4)少,一跃冲向万里涛(5)

当时楚国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太少,只能在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

注释

(1)屈子:指屈原。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爱国主义诗人。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晚年投汨罗江而死。楚骚:指的是《楚辞·离骚》,开了我国浪漫主义诗词的先河。赋: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

(2)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3)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这里比喻奸佞小人。

(4)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5)一跃冲向万里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创作背景

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拼音版

jué··yuán

dāngniánchǔsāoshǒuzhōngyǒushāréndāo

àixiāotàishèngjiāolánshǎoyuèchōngxiàngwàntāo

作者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