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赵长卿 〔宋代〕 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是宋代词人赵长卿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在年夜的笙歌中,一家人和和美美围坐喝春酒,吃春盘,迎接新春新岁。下片写词人为姑娘们剪镂的幡儿、胜儿的美丽精致,穿戴得漂亮动人由衷高兴,为全家祝酒。词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喜庆气氛,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富于生活气息。全篇语言明快浅近,选用了许多吉祥的字面,并用了当时的方言口语,旋律欢快,节奏跳跃,更使读者感到热烈、亲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笙歌间错(2)华筵(3)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轻细(4)。和气入、东风里。

乐声、歌声交错起伏响成一片,桌儿、碗儿摆开的是华堂喜宴。喜的是迎来新春,新的一年。玉手纤纤,传递着名果、疏菜、春盘。和乐气氛在弥漫,东风吹动着狂欢。

幡儿胜儿(5)都姑媂(6)。戴得更忔戏(7)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8)

春幡、春胜,迎春的首饰光彩夺目,把少女打扮得分外姣妍。穿的戴的争奇斗艳,赛似天仙。为的是新春过后,心想都能如愿:吉吉利利,平平安安,万事顺遂,幸福美满。

注释

(1)探春令:词牌名,又名“景龙灯”“探春”。以赵佶《探春令·帘旌微动》为正体,双调五十一字,上片五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此词为变体,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间错:交错。

(3)华筵:盛美的筵席。

(4)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唐宋时每年吃年夜饭,都要先吃一个春盘,盘子里的菜,或者切细,或者做成春饼,取迎新之意。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5)幡儿胜儿:即春幡、春胜。幡是一种旗帜,胜是方胜、花胜,都是剪镂彩帛制成各种花鸟,大的插窗前,小的戴在姑娘们头上以为饰。

(6)都姑媂:都:优美,漂亮。姑媂:漂亮,精致,宋时口语。一说指姑娘,少女。

(7)忔戏:美好,可爱,宋时口语。

(8)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作者祝酒的话语。

创作背景

《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这首词可能是赵长卿早年的作品,是他写给家人的新年祝词。词人看了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团坐着吃春酒、庆新年,在笙歌声中,他起来为大家祝酒,希望过春节以后,一家人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拼音版

tànchūnlìng··shēngjiāncuòhuáyán

shēngjiāncuòhuáyánxīnchūnxīnsuìcàichuánxiānshǒuqīngqīngdōngfēng

fānérshēngérdōudàigèngyuànxīnchūnhòubǎishìdōu

作者简介

赵长卿

赵长卿

宋代著名词人

赵长卿(生卒年不详),字师有,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 )。有《仙源居士乐府》九卷。又有词集《惜香乐府》,按春、夏、秋、冬四季,编为六卷。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