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吊陈以仁

钟嗣成 〔元代〕 钟嗣成

钱塘人物尽飘零,赖有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星命。

凤箫寒,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凌波仙·吊陈以仁》是元代文学家钟嗣成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悼念陈以仁,状物抒怀,赞扬陈以仁的才识,表达了自己对挚友的深切思念。全曲意境凄清冷寂,情感哀婉动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钱塘(1)人物尽飘零(2),赖有斯人(3)老成(4)。为朝元(5)恐负虚星(6)命。

钱塘的人物差不多都已飘零流落,幸赖还有这位高士干练老成。为礼拜神仙恐怕辜负了大虚之神的天命。

凤箫(7)寒,鹤梦(8)惊,驾天风直上蓬瀛(9)芝堂(10)静,蕙帐(11)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不怕寒风萧瑟,鹤梦魂惊,驾着浩浩天风直上蓬莱仙境。芝堂静寂,蕙帐清新,浇月照着空虚的屋梁分外空明。

注释

(1)钱塘:即杭州。

(2)飘零:在这里是漂泊流落的意思。

(3)斯人:此人,指陈以仁。

(4)老成:谓辞章功力深厚。如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云:“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5)朝元:指道教徒朝拜老子。

(6)虚星:二十八宿之一,又名“天节”,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

(7)凤箫:一种乐器,亦可指箫声。

(8)鹤梦:谓超凡脱俗的向往。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云:“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9)蓬瀛: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

(10)芝堂:指道教的居室。

(11)蕙帐:芳香的帷帐。

创作背景

《凌波仙·吊陈以仁》此曲是钟嗣成为陈以仁写的吊词。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方今已亡名公オ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作者曾写了十九首《凌波仙》,吊念当时诸如曾瑞卿、周仲彬、乔梦符等散曲作家,感又他们高洁的品行、杰出的才思和悲凉的人生。陈以仁也是一位散曲作家,杭州人,不求闻达,以好交游文士著称,《录鬼簿》言其“因家务雍容不求闻达,日与南北士大夫交游,童仆辈以供茶汤酒果为厌,以仁未尝有色,其名因是而愈重。能博古,善歌,其乐章间出一二,俱有野之句”。“钱塘人物尽飘零,赖有斯人尚老成”。

拼音版

língxiān··diàochénrén

qiántángrénjǐnpiāolínglàiyǒurénshànglǎochéngwèicháoyuánkǒngxīngmìng

fèngxiāohánmèngjīngjiàtiānfēngzhíshàngpéngyíngzhītángjìnghuìzhàngqīngzhàoliángluòyuèkōngmíng

作者简介

钟嗣成

钟嗣成

元代文学家,散曲家

钟嗣成(约1275—1350),字继先,自号丑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杭州,屡试不中。历二十年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为研究元曲保存了大量史料。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