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祐之弟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蝶恋花·送祐之弟》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景言触目所及无非凄凉之景,烘托送别愁苦气氛,下片用递进句法,层层深入地写离愁。全词曲折含蓄,意境深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衰草残阳(3)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4)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5)

放眼望去,斜阳铺满了整片荒芜的草地,柘之在浮梁,算不上身世飘零,倒像一只孤鸿飞翔天外。与祐之分别,只有靠痛饮才能安慰自已凄凉的心境。在江边漫步,是醒酒,也是思念。

会少离多(6)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7),被他引惹其他恨(8)

因见面少别离多使我两鬓白发增多,本来就很相思,近来因为生病,就更加想念。不是离别之愁难以了结,是离别之情引起了其他怨恨。

注释

(1)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祐之弟:辛助,字祐之,辛次膺之孙,辛弃疾族弟。

(3)残阳:斜阳。

(4)天外孤鸿:游子飘流的形象。孤鸿:失群之雁。苏轼《卜算子·黄州之惠院寓居作》:“谁见幽 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5)行人自向江头醒: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行人:辛弃疾自称。

(6)会少离多:见面的时间变少了,分开的日子变多了。

(7)整顿:整理,处置。

(8)其他恨:指辛弃疾南渡以来,理想落空,屡遭打击,被迫退闲,年华虚度,恢复大计难以实施。

创作背景

《蝶恋花·送祐之弟》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期间。辛祐之在淳熙十四年(1187) 之前到带湖与辛弃疾会晤,辛弃疾对辛祐之的到来的接待是十分隆重的,他邀请自己的门生范开、友人杨民瞻等相聚相陪,文人雅集,吟诗赋词,还一起尽兴地游了崇福寺。为此辛弃疾词兴大发,一连写了7首词,这便是其中一首。

拼音版

diéliànhuā··sòngyòuzhī

shuāicǎocányángsānwànqǐngsuànpiāolíngtiānwàihóng鸿yǐngliángtòngyǐnxíngrénxiàngjiāngtóuxǐng

huìshǎoduōkànliǎngbìnwànqiānkuàngxīnláibìngshìchóunánzhěngdùnbèiyǐnhèn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