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题壁

赵佶 〔宋代〕 赵佶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在北题壁》是宋徽宗赵佶(jí)被囚五国城时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他听着萧瑟秋风吹打着简陋的破门,面对着昏黄的灯火,度过了不眠的寒夜。想起自己的家国,遥望南方,可是天上连大雁也看不到一只。反映了徽钦二帝在五国城的悲凉境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彻夜西风撼破(1),萧条孤馆一灯微。

西北风呼呼地刮了一夜,把那扇破门摇动得不停地响;残旧简陋的旅馆里,我独自一人,对着微弱的灯光。

家山(2)回首三千里,目断(3)天南(4)无雁飞。

回首故国,相隔千山万水;我放眼南望,一直看到云天尽处,也见不到一只大雁在飞翔。

注释

(1)扉:门。

(2)家山:故乡、故国。

(3)目断:指望断。

(4)天南: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创作背景

《在北题壁》这首诗是宋徽宗赵佶被俘后,题写在被囚禁的馆舍墙上的一首绝句。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二次南下,同年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

拼音版

zàiběi

chè西fēnghànfēixiāotiáoguǎndēngwēi

jiāshānhuíshǒusānqiānduàntiānyànfēi

作者简介

赵佶

赵佶(宋徽宗)

宋朝第八位皇帝

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宋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公元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宋钦宗),自称太上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