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桢

徐干 〔两汉〕 徐干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答刘桢》是汉魏之际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在收到刘桢写给自己《赠徐干》之后,而作的一首回赠诗。诗中作者谈及他与刘桢的分别并非很久,但却非常想念对方。他们尽管离得很近,同在邺城,但由于刘桢被拘禁,他们见面极难。表现了对好友的殷切思念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无几(2)所经(3)一旬(4)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思一何(5)(6),其愁如三春(7)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路在咫尺(8),难(9)九关(10)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陶陶(11)朱夏(12)德,草木昌且繁(13)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注释

(1)子:你,对刘桢的尊称。

(2)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3)所经:经过的时间。

(4)一旬:十天。

(5)一何:多么。

(6)笃:深厚,真诚。

(7)三春:多年。三,虚指多数。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里的「其愁如三春」所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8)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9)涉:度过,越过。

(10)九关:九重天门。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11)陶陶:和暖的样子。

(12)朱夏:夏天。《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朱明为夏天的别称。

(13)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创作背景

刘桢因平视曹丕妻甄氏,被曹操判为服苦役。在服刑期间非常想念徐干,就给徐干写了《赠徐干》,以表达对徐干的思念之情。徐干读了刘祯写的赠诗后,就写了这首《答刘祯》来回赠刘祯,同样表达了对刘祯的思念之情。

拼音版

liúzhēn

biésuǒjīngwèixún

chóusānchūn

suīzàizhǐchǐnánshèjiǔguān

táotáozhūxiàcǎochāngqiěfán

作者简介

徐干

徐干

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性恬淡,不慕荣利,以著述自娱。所著《中论》,认为“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反对当时流行的训诂章句之学。善辞赋,能诗。其《玄猿赋》《漏卮赋》《团扇赋》《桔赋》等妙绝当时,现存《中论》。另有后人所辑《徐伟长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