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唐代〕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再经胡城县》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揭露黑暗统治的政治讽刺诗,此诗记述了作者两度经过胡城县的见闻及感慨,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残民以逞的本质,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腐朽,指出了封建社会是非颠倒的现实,同时,从中也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愤怒。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去岁(2)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姓人人喊冤声。

今来县宰(3)朱绂(4),便是生灵(5)血染成。

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姓血染成。

注释

(1)胡城县:唐时县名,故城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2)去岁:去年。

(3)县宰:县令。

(4)朱绂: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按唐代制度,五品官服浅绯,四品官服深绯,一般县令只有六七品。胡城县令却以“县民无口不冤声”的“政绩”身加朱绂,这红袍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鲜血染成。

(5)生灵:生民。

拼音版

zàijīngchéngxiàn

suìcéngjīngxiànchéngxiànmínkǒuyuānshēng

jīnláixiànzǎijiāzhūbiàn便shìshēnglíngxuèrǎnchéng

作者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

晚唐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