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登营

戚继光 〔明代〕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过文登营》是明朝戚继光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前四句写过文登营所见边防形势,后四句吊古感事,描绘了文登营防区一带风光和秦汉历史遗迹。该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忠心报国的忧患情怀、雄心壮志和放眼世界的国防意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冉冉(1)双幡(2)海涯(3)晓烟(4)低护(5)野人家(6)

缓缓的双幡船送我来到海边,清晨的雾霭低低地迷漫川原。

(7)春色来残堞(8),独有天风(9)短笳(10)

是谁给破败的城墙送来春色。海风徐徐、号角声响彻长天。

水落尚存秦代石(11),潮来不见汉时槎(13)

浪头低落、犹见秦皇记功的石刻,海潮涌来,看不到汉代木筏浮泛。

遥知百国(14)微茫外(15)未敢(16)忘危(17)岁华(18)

那遥远迷茫的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我怎敢忘记自己肩负的卫国重担。

注释

(1)冉冉:渐渐行进貌。

(2)双幡:幡本义旗帜,这里双幡指挂着两片风帆的船只。

(3)海涯:海边。

(4)晓烟:早晨的烟气。

(5)低护:犹言笼罩着。

(6)野人家:乡野老百姓的住处。

(7)将:携带。

(8)残堞:形容文登营垒年久失修。堞:城墙上的齿形矮墙。

(9)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

(10)短笳:一种军中乐器。

(11)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

(12)楂:同“槎”,水中浮木。

(13)汉时槎:传说天河与海通,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槎(chá):木筏。

(14)百国:古有百济国在辽东之东,今朝鲜地,这里指日本。

(15)微茫外:指在遥远的海外。

(16)未敢:不敢。

(17)忘危:忘掉危险。

(18)岁华:年华,时光,年岁。

创作背景

《过文登营》这首七律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春,作者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御海上倭寇的时候所写的。当时作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所。

文学赏析

《过文登营》诗的首联紧扣诗题,叙事写景,写作者乘船出海巡视海防及所见沿岸村落晓景,“冉冉双幡”显示了戚继光的将帅风采和戚家军的精神风貌。“晓烟低护野人家”,指巡航所见,描写出一幅和谐宁静的民众生活。此联叙事写景,把雄壮的军队和和谐宁静的生活置于同一画面,形成强烈反差,为抒发作者保家卫国的豪情作好了情景铺垫。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写经过文登营防区所见残堞及似闻笳声,暗指海防由于朝廷不关心,以致营垒残破,年久失修,防务废弛,令人忧虑,描写春色掩映的城墙,天风吹送的军号。“谁将”诘问句,写出作者见到文登春色的惊喜心情。此联既写出了军中特色,又把文登春色描写得悲壮辽阔、悠然闲适,抒发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对抗击倭寇、保家卫国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颈联借景抒情写潮落可见秦代刻石、潮来难见汉代船只的景象,慨叹秦汉时的国力强盛、海疆安宁以反衬明朝的衰弱,暗喻盛衰有时,今不如昔,也寄托着作者对国势强盛、海晏河清的向往之情,作者由实景而引发的联想和感慨。潮起潮落,掩映千古。初秦的强盛,“代石”犹存;汉代的旺达,国富民强、百夷宾服,但“槎”筏却不见了。这里,作者追溯千古,联想到国势衰颓的现实,寄寓了深沉的忧思。

尾联乘情而出,抒发感慨,点破主题:我知道遥远的海外还有许多国家,其中有些国家例如倭国对我国并不友好,多年来一直纵容倭寇掠扰我沿海地区,祖国被,侵略、人民遭蹂躏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决不敢忘记这些危险,决不敢虚度自己的年华。这是作者登营远眺所升华出的报国之情。

“安不忘危,忘安必危”是中国古代优秀军事家的一贯思想。鉴于具体的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军事家的防患对象主要针对北方和西北方的陆上敌人。“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值得注意的是,戚继光站在捍卫祖国和人民安宁的历史潮头,适时提出了加强海防、防止敌人从海上入侵的思想,这就为中国军事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涵。正因为戚继光具有军事上的卓越见识,并率领中国浙、闽等地沿海军民浴血奋战,严惩来犯倭寇,保一方平安,所以他才能成为炎黄子孙人人景仰的一代抗倭名将。

作者简介

戚继光

戚继光

明代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十七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后因在浙、闽一带抗倭有功,升任总兵官。他一生南征北战、颇有建树。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止止堂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