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坛洗秋露,乔木拥苍烟。缑山七月笙鹤,曾此上宾天。为问云间嵩少,老眼无穷今古,夜乐几人传。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
一襟风,一片月,酒尊前。王乔为汝轰饮,留看醉时颠。杳杳白云青嶂,荡荡银河碧落,长袖得回旋。举手谢浮世,我是饮中仙。
《水调歌头·缑山夜饮》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仙人王子乔的传说,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由的精神,也流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词豪迈超脱,气势不凡。
石坛(3)洗秋露,乔木(4)拥苍烟。缑山(2)七月笙鹤,曾此上宾天。为问(6)云间嵩少(7),老眼(8)无穷今古,夜乐(9)几人传。宇宙一丘土(10),城郭又千年。
露水很重石坛像被水洗过一样,茂盛的高大树木望去如绿色的烟雾。缑山上曾有王子乔吹笙跨鹤在这里成仙。请问耸立云间的嵩山的少室山,放眼观看从古到今,夜间饮酒的乐趣有多少人流传。浩渺宇宙之中人最终都会走向坟墓,城墙又能屹立多久。
一襟风,一片月,酒尊前。王乔(12)为汝轰饮(13),留看醉时颠。杳杳(14)白云青嶂(15),荡荡(16)银河碧落(17),长袖得回旋。举手谢浮世(18),我是饮中仙(19)。
端着酒杯,面对着一缕风,一片月光,王子乔我为你满饮此杯,留下来看看我们喝醉了颠狂的样子。远处依稀可见的青山白云,宽广浩瀚的天空银河,长长的衣袖自由自在的回旋。举手告诉浮华尘世,我是喝酒的仙人。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
(2)缑山:又名缑氏山、缑岭,在河南偃师市。
(3)石坛:石筑的高台。
(4)乔木:高大的树木。
(5)缑山七月笙鹤:指仙人王子乔初吹笙作凤鸣,后跨鹤成仙的事。宋之问《缑山庙》:“王子宾仙去,飘飘笙鹤飞。”宾天,原称尊者之死为宾天,这里是成仙的意思。
(6)为问:请问。
(7)嵩少:嵩山的少室山。嵩山东曰太室,西曰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山是其总名。
(8)老眼:放眼观看。
(9)夜乐:夜间饮酒的乐趣。
(10)一丘土:即坟墓。
(11)城郭千年:出自《搜神后记》“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
(12)王乔:指前面“缑山乘鹤”的太子晋王子乔。
(13)轰饮:狂饮,痛饮。
(14)杳杳:隐约,依稀可见的样子。
(15)青嶂:青山。
(16)荡荡:形容宽广浩瀚的样子。
(17)碧落:道家称天界为碧落,指天空。
(18)浮世:浮华尘世。
(19)我是饮中仙: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自称臣是酒中仙”句。
《水调歌头·缑山夜饮》该词是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元好问避兵河南时作。此时诗人生活动荡流离,家国危难,又值此漫漫长夜,酒入愁肠,忆今追往,不禁有无穷今古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