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别离·其一

黄遵宪 〔清代〕 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今别离》是晚清黄遵宪所作的组诗,共四首,以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别肠转如(1),一刻既万周。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古代有山川,也有孤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明知须臾(3)景,不许稍绸缪(4)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虽有万钧柁(5),动如绕指柔(6)

即使有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岂无打头风(7),亦不畏石尤。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影(8)不见,烟波杳悠悠。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9)不?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10)

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1)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2)并立:合力,一起。

(3)须臾:片刻、短时间。

(4)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5)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6)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7)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8)倏:疾速,忽然。

(9)留滞:路途阻塞。

(10)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拼音版

jīnbié··

biéchángzhuànlúnwànzhōu

yǎnjiànshuānglúnchízēngzhōngxīnyōu

yǒushānchuānyǒuchēzhōu

chēzhōuzàibiéxíngzhǐyóuyóu

jīnzhōuchēbìngshēngchóu

míngzhījǐngshāochóumóu

zhōngshēngshíqǐngshǎoliú

suīyǒuwànjūnduòdòngràozhǐróu

tóufēngwèishíyóu

sòngzhěwèifǎnjūnzàitiānjìntóu

wàngyǐngshūjiànyānyǎoyōuyōu

guīdìngliúzhìfǒu

suǒyuànjūnguīshíkuàichéngqīngqiú

作者简介

黄遵宪

黄遵宪

清朝著名爱国诗人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参加戊戌变法。出使过日本、英、美诸国,有爱国思想,对中法、中日之战反对屈辱外交。著有《人境庐诗草》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