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行

黄遵宪 〔清代〕 黄遵宪

濛濛北来黑烟起,将台传令敌来矣,神龙分行尾衔尾。

倭来倭来渐趋前,绵绵翼翼一字连,倏忽旋转成浑圆。

我军瞭敌遽飞炮,一弹轰雷百人扫,一弹星流药不爆。

敌军四面来环攻,使船使马旋如风,万弹如锥争凿空。

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人声鼓声噤不动。

漫漫昏黑飞劫灰,两军各挟攻船雷,模糊不辨莫敢来。

此船桅折彼釜破,万亿金钱分雨堕,入水化水火化火。

火光激水水能飞,红日西斜无还时,两军各唱绕歌归。

从此华船匿不出,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东沟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三句一章,共九章。第一章写北洋舰队发现敌情后迎战;第二章写日本海军排阵;第三章写北洋舰队先发制人,但武器低劣;第四章写日本海军向北洋舰队围攻,机动灵活,火力猛烈;第五章写双方激烈交战;第六章写两军各鱼雷,互不敢近;第七章写交战后损失巨大;第八章写各自鸣金收兵;第九章抒发诗人的感慨,卒章显志。全诗以口语入诗,语言通俗浅显,自然流畅,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方法,艺术地再现中日海军黄海大战的真实情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濛濛北来黑烟起,将台传令敌来矣,神龙分行尾衔尾。

茫茫的大东沟海面上升起一缕缕黑烟,由南向北而来。北洋舰队旗舰传令:敌舰来了,各舰做好战斗准备。北洋舰队分行排咸鱼犄角鱼贯阵迎敌。

倭来倭来渐趋前,绵绵翼翼一字连,倏忽旋转成浑圆。

日本舰队逐渐趋向前方,连续排咸贯纵阵,一字相连。突然间,日本舰队转换咸浑圆状,向北洋舰队围攻过来。

我军瞭敌遽飞炮,一弹轰雷百人扫,一弹星流药不爆。

我军瞄准敌舰突然发炮攻击。一弹轰鸣如雷,使百人扫地;一弹像流星穿过,而未爆破。

敌军四面来环攻,使船使马旋如风,万弹如锥争凿空。

敌军从四面来围攻,军舰如马一样盘旋如风。数不清的炮弹射来,如锥一样争着要凿破天空。

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人声鼓声噤不动。

海浪如地炉煮海一样在翻涌。海鸟因恐惧不敢飞过,蛟龙囚恐惧而潜伏。舰船上,人声鼓声也都噤若不动。

漫漫昏黑飞劫灰,两军各挟攻船雷,模糊不辨莫敢来。

漫漫无迹的天空,弥漫着昏黑的硝烟。两军各挟持着鱼雷,因目标模糊不辨不敢发射。

此船桅折彼釜破,万亿金钱分雨堕,入水化水火化火。

军舰或是桅楼折断,或是船体炸破。亿万金钱像雨点一样纷纷堕落。军舰不是被大火烧毁,就是被大海沉没。

火光激水水能飞,红日西斜无还时,两军各唱绕歌归。

战火映红了海水激起的波涛,此时红日西斜,暮色降临。两军都不能彻底取胜,各自奏着军乐归去。

从此华船匿不出,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

大东沟海战以后,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港内匿而不出。人们说坚船不如破船,光有好的武器而没有忠勇之人,终归要败于敌人。

创作背景

诗人目睹了甲午战争的激战场面后创作此诗记叙甲午中日黄海海战的经过,推测创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海战发生之后,具体时间不详。

文学赏析

内容上,此诗每三句一章,共九章。作为一首中日黄海大战的纪实诗,此诗真实而又生动地记录了满清北洋舰队同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外、大东沟附近的一场激烈的海战情景。

艺术上,此诗有三大特色。首先,此诗以口语入诗,语言通俗浅显,自然流畅。全诗无一生僻字,无一难懂词,无一费解句。字字常见,词词惯用,句句习闻。特别是多用对话式的语言和口语入诗,如“将台传令敌来矣”的“敌来矣”、“倭来倭来渐趋前”的“倭来倭来”、“人言船坚不如疾”的“船坚不如疾”,都是对话式的语言,而像“神龙分行尾衔尾”的“尾衔尾”、“使船使马旋如风”的“旋如风”以及“模糊不辨莫敢来”、“一弹轰雷百人扫”、“入水化水火化火”等短语和句子,都是极口语化的。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使全诗收到了自然朴实、明彻易懂的效果。在语言运用上则体现了诗人“我手写我口”的一贯主张,表现了诗歌通俗易懂的风格,实现了诗人力图文字与语言一致化的意愿。

其次,此诗艺术地再现了历史,再现了中日海军黄海大战的真实情况。如“将台传令敌来矣,神龙分行尾衔尾”、“我军了敌遽飞炮”等艺术的语言记录了中国海军采用纵队前进,先发制人的战斗情况:中国舰队遭遇了日本海军的阻截,虽情况突发,但中国海军官兵并未乱了阵脚,而是积极谋划,正确指挥,勇敢迎敌,首先开炮的。其中的“分行尾衔尾”便是北洋舰队总统制丁汝昌“分段纵列”战术指令的艺术再现。同时,此诗也如实地艺术地反映了日本海军机动灵活,船坚炮利的情况。如“敌军四冈来环攻,使船使马旋如风,万弹如锥争凿空。”中日海战战火的猛烈程度、毁坏程度,在战史上是空前的。而此诗最精彩的正是对两军激战、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万物俱焚的战况的描写:“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人声鼓声噤不动。”在这里,诗人首先用—个生动的比喻——地炉煮海,来描绘敌我双方的炮火,显示出战斗的激烈,然后再写海鸟飞尽、龟龙恐惧的情状和人们被战火震惊得口哇舌桥的呆相,从侧面衬托出战斗的猛烈和威慑。之后的“此船桅折彼釜破,万亿金钱纷雨堕,入水化水火化火”三句则场战争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双方的舰船一经交战,或是桅杆折断,或是铁甲洞穿,或是起火腾飞,或是下沉海底,双方往返的炮火犹如万亿金钱飞落,又像滂沱大雨,纷纷落入大海,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象万亿金钱落入大海一样。其中,“万亿金钱纷雨堕”一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中加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形象地揭示了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损失。

最后,此诗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方法。此诗前八章具体地描绘了战斗经过,而第九章则是抒情言志。“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战斗后,人们纷纷传说:战舰虽坚固,但不如敌人的马力大,航行速、机动灵活。但诗人却站得高看得远,战舰再多再坚固,如果没有忠贞之士,终了也将是拱手送人。其中,“无人”二字分量极重,内涵极隐,耐人回味。

作者简介

黄遵宪

黄遵宪

清朝著名爱国诗人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参加戊戌变法。出使过日本、英、美诸国,有爱国思想,对中法、中日之战反对屈辱外交。著有《人境庐诗草》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