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小院新凉

纳兰性德 〔清代〕 纳兰性德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点绛唇·小院新凉》是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词人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处境;下片独具匠心,自然承接到怀友处,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并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宛如画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1)薄。不成孤(2),形影空酬酢(3)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萧寺(4)怜君,别绪(5)萧索(6)西风恶(7),夕阳吹(8),一阵槐花落。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注释

(1)罗衫:丝织衣衫。

(2)酌:饮(酒)。

(3)酬酢: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4)萧寺:佛寺。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5)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6)萧索:凄清冷落。

(7)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

(8)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创作背景

《点绛唇·小院新凉》这首词大约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是词人为姜宸英所作的思人词。当时,姜宸英一人穷困潦倒借住在佛寺中,词人的意图可能就是邀请姜宸英前来明珠府居住。

拼音版

diǎnjiàngchún··xiǎoyuànxīnliáng

xiǎoyuànxīnliángwǎnláidùnjuéluóshānchéngzhuóxíngyǐngkōngchóuzuò

xiāoliánjūnbiéyīngxiāosuǒ西fēngèyángchuījiǎozhènhuáihuāluò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