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栊。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一剪梅·中秋元月》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中秋之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该词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叠韵,仅首字相异,形成一种特殊的回环的音韵美,读来如口含珠玉,悦耳动听。
忆对中秋丹桂丛(1),花在杯中,月在杯中(2)。今宵楼上一尊(3)同,云湿纱窗,雨湿纱栊。
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雨水打湿了纱窗。
浑欲(4)乘风问化工(5),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6),歌且从容(6)。
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满堂只有蜡烛高烧光闪闪,照耀得酒宴上红彤彤。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1)丹桂丛: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又传说月中有桂树,因此“丹桂”为月亮的代称。《淮南子》:“月中有桂树。”
(2)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花和月倒映在酒杯中。此言饮桂花酒赏月。
(3)尊:同“樽”,酒杯。
(4)浑欲:简直要。
(5)化工:自然的创造力。亦指自然之造物主。汉贾谊《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此暗指南宋皇帝。
(6)从容:不慌不忙;慢慢地。
《一剪梅·中秋元月》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
辛弃疾自投南宋以来,从未获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屡遭权奸弹劾,一贬再贬,直至削职闲居,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辛弃疾借此中秋无月之时,将自己那种欲“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的怨恨,那种报国无门、济世无望、壮志难酬的悲愤全都倾注于问“月”之中,通过该词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