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渔父》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全词运用对仗、叠句、偏正词,颠倒词等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渔父田园江湖生活的图景,表达了苏轼对渔父的羡慕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渔父(1),渔父(1),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2)裳衣(3),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捕鱼人啊,捕鱼人,你总是出没于长江上的微风细雨中。身披青色蓑衣,头戴黄色箬笠,穿着黄色裤子。你喝着红酒,吃着白鱼,直到傍晚回去。傍晚回去,傍晚回去,长笛一声唤醒了你,此时竟不知身在何地?
(1)渔父:捕鱼人。
(2)箬:竹壳。
(3)裳衣:下身服饰,这里指裤子。
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顺江而下途中,看到长江中游渔民的水上生活图景,即兴词作,描绘出渔父与大自然为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