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吕本中 〔宋代〕 吕本中

老去有馀业,读书空作劳。

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

久静能忘病,因行得出遨。

胡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读书》是宋代诗人吕本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申明读书乃为年纪老迈、无事可做时的“余业”,而且读书没用;颔联说读书勤勤苦苦,孜孜不倦,夜深人静,唯有虫鸣为伴,白日读书,只闻鸡号之声,体现出作者无聊的心态;颈联说不读书的好处,可以静下来修身养性并减少疾病,闲散时还可以外出遨游,何等清闲自在。尾联又自嘲自责,何苦自找苦吃点灯熬油地受折磨。全诗看似自嘲强作宽解,其实都是反话,从这种喟叹与哀怨中,隐约可见诗人胸中蕴藏着不甘终老林下而仍想为国效力的壮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老去有馀业,读书空作劳(1)

老年读书成业余,读书也是空操劳。

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2)

半夜常听虫悲鸣,正午又闻鸡乱叫。

久静能忘病,因行(3)得出(4)

心静能够少疾病,闲散出游更逍遥。

胡为良自苦,膏火(5)自煎熬。

为何自己找苦吃,油灯夜读受煎熬。

注释

(1)空作劳:白白操劳,没有用处。

(2)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时、每,都是经常的意思。

(3)因行:即因循、闲散的意思。

(4)遨:远游。

(5)膏火:油灯。膏,油脂。

创作背景

《读书》这首诗当作于高宗绍兴八年(1138),作者因触怒权奸秦桧而被降职以后。时作者已年过半百,挑灯苦读至更深夜阑之际,不禁感到头昏眼花、腰酸手软。伴着微弱的孤灯,漫卷手中的诗书,一股苦涩悲怆的滋味随着倦意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心中的感慨。

拼音版

shū

lǎoyǒushūkōngzuòláo

shíwénchóngxiǎngměibànhào

jiǔjìngnéngwàngbìngyīnxíngchūáo

wèiliánggāohuǒjiānáo

作者简介

吕本中

吕本中

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学者称东莱先生。少以荫补入仕,历任济阴县主簿、大名府帅司干办官、枢密院编修官等职。与秦桧相善。北宋末,因病请祠,以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六年(1136年),特赐进上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文章典雅,长于史学,其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绍兴八年(1138年),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因受赵鼎器重,遂忤秦桧。未几,遭弹劾奉祠,提举江州太平观,徙居婺州以终。后赐谥文清。著有《东莱诗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