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数声鶗鴂

蔡伸 〔宋代〕 蔡伸

数声鶗鴂。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柳梢青·数声鶗鴂》是南宋词人蔡伸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写景精妙,抒情怨而不怒,感情很深挚。词人借惜花伤春的情绪来感叹自己的身世之悲,表达了仕途失意的情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数声鶗鴂(1)可怜(2)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3),梨花飘(4)

耳边传来几声杜鹃鸟的鸣叫声,可怜啊,又是春将归去的时候了。东风布满庭园,吹落海棠如锦绣铺地,吹散梨花如白雪飘飘。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5)、愁肠寸结。自是休文(6),多情多感,不干(7)风月(8)

丁香花的残枝上滴着露水,仿佛是在哭泣一般,但也比不上我这般愁肠百结啊。我就好像沈约一般多情善感,但这和眼前景色却毫无无关系。

注释

(1)鶗鴂:古有“鸣而草衰”的说法,一说指杜鹃。词中指杜鹃(子规)的可能性大。

(2)可怜:可叹。

(3)绣:指红锦缎。绣、雪:均指落花。

(4)雪:指落花。

(5)算未比:算来比不上。

(6)休文:即南朝梁诗人沈约,字休文,仕宋及齐,不得大用,郁郁成病,消瘦异常此处是作者自况。

(7)不干:不干涉、与之无关。

(8)风月:清风与明月。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之后,蔡伸任浙东安抚司参谋官,词人感伤暮春将去,哀叹自己年近衰老却仍未得大用,写下了《柳梢青·数声鶗鴂》此词。

文学赏析

词的上阕写景明丽,海棠的红,梨花的白,在同一个院落中同时出现,色彩反差很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描写的是落花,但还是能从这样的景象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阕又写含露的丁香,并以“露泣残枝”来比况作者自己忧郁的心境,过渡含蓄而隽永,且为下面写自己如何满腹愁肠百结作了铺垫。

“数声鹃鹅,可怜又是,春归时节。”开篇三句写暮春时节,杜鹃悲啼,唤春归去,声音警人,令人伤感,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可怜”二字直叙因曲,点明伤春之感。

“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这三句抓住了暮春景色的特点,描摹出一幅精美绝伦的“暮春落花图”,引人遐思,同时也寄托了词人既陶醉于美景又伤心年华消逝的复杂情感。海棠花落满地,本为哀景,但在词人笔下却成了“铺绣”,给人以艳丽的美感;随后,词人的笔触从地上转入空中,以“飘雪”喻指飘落的梨花,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动感,也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绚丽迷人。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换头这三句以丁香花结比自己的愁肠百结;“丁香”承上,“泣”字启下,自然而然地从上片对景的描绘过渡到下片对情的抒发上。

“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此处为词人自况。末了这三句用典,以沈约白比。“不干风月”四字故意撇开,把无法排遣的郁闷归结于自身的多情多感,将其真情藏起,是在故作愚笔,于轻描淡写的自然调侃中凸现出曲折而沉郁的情思。全词于此戛然而止,然余韵未尽,缭绕不绝,引人回味。

该词是一首伤春词,从词面上看,词人是感伤暮春将去,而其寓意则是哀叹自己年近衰老却仍未得大用。全词用语清丽,把暮春之景写得很动人。直至词的最后,词人才点透自己如同南朝沈约,日渐消瘦的原因在于仕途蹭蹬,而与风月无干。词人之所以强调自己“不干风月”,一方面是为了区别于传统伤春词大多写男女欢情的俗套,另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胸怀大志,不为莺莺燕燕所拘牵的大丈夫气概,尽管自己未能位居宰辅,但毕生的追求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作者简介

蔡伸

蔡伸

南宋著名词人

蔡伸(1088—1156),字仲道,自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1115年(政和五年)进士。曾任太学辟雍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历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后任浙东安抚司参议官,秩满,提举台州崇道观。词风雄健俊爽。有《友古词》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